2)第749章 讲学_三国之谋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及,而且按照年龄和社会地位来说,他远远配不上八俊和八顾的名头,所以能得到一个八及已经很不错了。

  在如今三君八俊八顾八及八厨都死得差不多的情况下,目前在士林中最有声望的就是刘表,是文人心中属于才学品德都极高的人,这也是为什么荆州有大量士族前来的投奔的原因。

  庞德公和司马徽的才学肯定比刘表高,但名望就没法和他比。而在庞德公与司马徽心中,刘表甚至不配和陈暮相提并论,只有孔子才配,可见这对陈暮是有多大赞誉。

  如此称赞,着实令人心中好奇。

  几个人都是心痒难耐,一边震惊着庞德公居然会给陈暮那么高的赞誉,一边又好奇陈少府到底得有多大学问才配得上这称赞。

  可惜的是他们不能在一旁听讲,令人遗憾。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这种高端学术交流,除非经过当事人许可。否则的话,他们作为晚辈,连在一旁听讲的资格都没有。

  汉末游学风气浓厚,已经有了师无常的概念。

  但师无常是指你可以向多个老师学习,前提条件是老师许可你跟着他。

  就好像刘备能在卢植开的学堂读书,那是因为刘备的族叔帮他交学费,而且还只是大课弟子不是入室弟子,如果不交学费,他连进教室的门都进不去。

  而且最重要的是庞德公和司马徽从陈暮那得到了很多知识,从理论上来说,他们甚至要拜陈暮为师。

  否则即便是从陈暮那学到了很多新颖的东西,也不能教给别人。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陈暮开创了一门学问。

  而庞德公和司马徽没有拜他为师,学到了这些学问,他们也不能传授出去。

  甚至说即便是拜了师,除非师父允许或者师父死了,否则他们也不能未经许可就擅自出去教学。

  所以众人虽然好奇,但也无可奈何,只好央求庞德公与司马徽在陈暮下次来的时候,希望他们能够在旁边听讲。

  陈暮回去之后,继续处理公务。

  他将麾下诸多学生都分散出去,派往南阳各县,四处巡视,做安抚百姓、罢黜无能官吏、兴修漕渠、课劝农桑等等事宜。

  过了几日,诸葛亮回报有个好消息,南阳伏牛山山脉中多有无数盗匪,是之前盘踞在汝南的黄巾余孽,孙坚占据汝南后,这些黄巾余孽被赶跑,藏匿在了群山当中。

  这些黄巾余孽占据了南阳西北面鲁山、伏牛山等一些山间盆地,位置相当于后世的南召县一带,此次朝廷夺取南阳,扫灭四方贼寇,群盗纷纷前来投奔。

  其中最大的一股势力是在伏牛山一带,占据了一座叫卧牛山的黄巾余孽,为首者名叫周仓以及裴元绍。

  另外又有个好消息。

  襄阳中卢县豪强廖家在家中此代家主廖化的带领下,举家从长寿岛一带渡船过江,投奔朝廷。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