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调侃_村边杏花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彻底将她当成了自家人的用语。

  “迁坟与丧葬本就花了不少钱,后来每年都要修理一遍墓园,这笔钱也是家里出的,因为娘没能为爹生下一个儿子,本不能进墓园,是爹据理力争,后又妥协出一笔修葺墓园的钱,这才使得娘得以安葬。爹还在娘的墓旁边给自己留了位置,说以后想和娘安葬到一块儿。”曲清江的情绪肉眼可见地低落了不少。

  当初她跟曲锋都没有坚持退出曲氏家族一事,除了出于名声等考虑,其实也是担心曲锋将来死了不能葬到墓园里去。

  许多家族都有“无后不能上族谱、不能进祠堂、不能葬族墓”的说法,故而多少年来,无数人为了生儿子用了各种方法、找了各种理由,甚至用继嗣的方式来延续香火,就是为了有人能为其扫墓,这样就可以告诉世人自己曾经存在。

  在赵长夏看来,纵使能写进族谱又如何?让后人知道他的存在又能怎么样?还能复活不成?

  人类繁衍生息了一代又一代,都不过是历史车轮下的一粒尘埃,除非有出色的成就,或卓越的贡献,或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方能让人了解其存在,其余人都不过只有一个名字,只是一个代号,生平无人知晓,也勾不起别人的兴趣。

  至于扫墓,像曲家这种,遇到曲清江的祖父、爹才会花钱修葺一下墓园的人还会对祖宗的坟墓稍微上点心。

  别看曲铭他们表现得十分积极,实际连钱都不愿意出。要不是其身上还挂着个族人的头衔,还想借此来节制族人,只怕除了他爹与祖父的墓,他都不愿意祭拜。

  “我记得那边有颇多墓园,娘子说的是哪处?”赵长夏又拿出她画的地图来。

  曲清江刚想问她是如何知道那些墓园的,忽然想起她对鹄山的地形了如指掌,便又咽下了问题。

  再看这份地图,曲清江发现上面添加了颇多内容,仔细辨别的话便能发现,这些地方都是赵长夏曾经涉足的地方,最远到达了州府。

  “你那日来去匆匆,是如何记下这条路的?”曲清江咋舌。

  “赵太医年迈,马车不能驶得太快,为了缓解情绪,只能四处张望,从而记下了这份舆图。”

  赵长夏没有现代测量工具,无法掌握具体的数据,所以只能画个大概。

  幸好这不是她的任务,否则上交这样的作业,她只怕得提前退伍。

  赵长夏没说缓解什么情绪,但曲清江大抵能猜到是担忧和焦急的情绪,毕竟那天事情紧急,她爹又等着赵太医救命,赵太医却只能慢悠悠地赶路,搁谁都着急。

  “六月,你真好。”曲清江心情大好。

  赵长夏:“?”

  她不过是画了份地图,跟“好”沾不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