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0章香气,梦里眷顾之地_开局被雷劈到不信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兰洪镇,一个工业不发达的地方。

  我之所以那么形容,是因为在我生活的那个年代里,人们在习惯上都是这么形容一个地方的。如果要我用自己的话语来形容,我应该会说:那是一个没有太多风景名胜、工业园区、特色城镇、人文特产的宜居宜业小城镇。

  严格来说,所谓宜居就是具有良好的居住和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与自然环境和清洁高效的生产环境的居住地,所谓宜业无论自然环境还是人文社会环境都适宜人们从事各种经济活动。

  按照大多数人的理解,“宜居”是城市关注点的转移和城市功能的提升。城市的本质是为人类居住和生活,“宜业”只是作为“宜居”的手段,用发展经济所获得的收益来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和优化城市环境、维护城市秩序与安定、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属于经济发展、发达的后续效益。

  然而,“宜业”与“宜居”之间存在着土地和空间资源分配、空气、水、噪音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矛盾。从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来看,“宜居”的城市发展理念也并不是一开始就贯穿于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最初的城市只是一个能够为人类提供衣食饱暖和人身安全的生存之所,只有当城市在“宜业”的过程中发展到一定水平,并通过“宜业”奠定了一定经济基础时,人们才将以提高生活质量为宗旨的“宜居”思想作为城市的发展理念,这本身即反映了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城市关注点的转移和对城市功能提升、完善的利益诉求。

  综合上面的术语化解释,我个人认为所谓宜居宜业小城镇就是可以在30分钟之内到达市场、学校、医院、政府部门、办公单位、商业中心、娱乐场所及其他场所满足日常需求并且住得舒服的地方。

  作为一个既没有高污染厂企进驻、也没有探测到可供开采资源、同时也没有过分密集人口导致出行困难的小城镇,兰洪镇无疑就是符合“宜居宜业”所有严苛条件的好地方。

  在这里说起兰洪镇,并不是因为我昏迷时间过长导致脑筋错误在胡言乱语,而是因为我现在所在的地方正是兰洪镇内,我的外祖母家。

  俗话说得好:人有多大胆,地多高产。

  兰洪镇作为一个地广人稀的乡镇,地价不高,即便周边龙园镇、田平镇的地价已经高达万元每平方米,兰洪镇仍维持在4500元每平方米的水平。如果有哪个富商看中哪块地皮就可以直接掷几百万就可以坐等升值成为当地土豪。当然,因为那里升值的空间不大,基本不会有富商看中。

  早在那个只要敢开垦或者建房就能将土地变为私有的年代,我的外祖父就用锄头垦出3亩地,作为自己的院子。直至现在,那3亩地还是他们家的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