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章 闭门苦修_位面之金榜题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天一大早,秦书凡送觉远进达摩洞,在洞口站了良久,才回到达摩院。

  达摩院内空荡无人,只有觉性一人端坐于演殿内上首,见秦书凡走进来,神色微怒:“第一天做早课为何迟到?”

  秦书凡上前恭敬道:“觉远师叔受罚面壁三载,弟子送师叔达摩洞,路上耽误了一些时间。”

  觉性见爱徒神色悲伤,叹道:“为师知你是个知恩重义的孩子,今后若有要事,可提前给为师讲明,下去吧。”

  秦书凡没有立即回去,独自做完早课,演完武功,才回到自己居所。

  成为达摩院武僧,除了每天和众僧一起做早课演武外,中午到晚上的时间皆可自由支配,秦书凡决定闭门苦修。

  铁布衫、般若掌、心意决,三本武功秘籍摆放在桌子上,秦书凡琢磨着先从那一本开始练习。

  铁布衫,顾名思义即为“身穿铁制之衣衫”,意指全身如钢铁能抵抗外力攻击,是门锤炼皮膜的硬功。

  修练之初,往身上缠绕软布,用硬物击打,辅助药材消肿,如此数年,将全身皮膜练到如牛皮一样厚,再除掉缠绕身上的软布,以木锤捶击,同时运气拟神敛力,直到皮膜变得绵软如棉,铁布衫才算小成。

  很显然,没有近十年功夫,铁布衫很难大成。

  秦书凡暂时将铁布衫放在一边,目光移到般若掌上。

  般若掌,是门贴合佛法的武功。

  般若,意指终极智慧、辨识智慧。

  在秦书凡看来,般若掌就是智慧掌。

  智慧,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基于神经器官(物质基础)一种高级的综合能力,往往说一个人有大智慧,就是指这个人阅历非凡,主要体现在感知、知识、记忆、理解等等多种能力上。

  而在佛门中,智慧却是另一层意思。

  般若,是梵语,佛门的主旨是四大皆空,所谓的终极智慧也就是空!

  但是,人在庙中坐,不谙红尘,不解世俗,即便蒲团坐穿,嘴皮读烂,也修不到四大皆空,成不了正果。

  所以,在少林寺的武学中,般若掌是最难练的掌法,也是最精奥的掌法,可以说是门修心的上乘武学。

  而且要练般若掌,必须先从罗汉拳练起,再经韦陀掌等诸多掌法,循序而进,随着对佛经解读越深,掌力方能越练越强,招数异愈练愈纯,可以说学无止境。

  到最后一招“一空到底”之时,既不是空,也不是非空,掌力化于无形,没有了色,没有了受想行识,色是空,声香味触法也都是空,掌力是空,空即是掌力。

  秦书凡自忖眼界超凡佛法精深,但要做到四大皆空那种程度,还差得很远很远。

  “虽然短期之内无法让般若掌大成,却可以用来锤炼智慧,提升心力。”

  秦书凡将般若掌放在一边,拿起心意决。

  “运气宜顺为要旨……初练每时三十六,月后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