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五十六章 军级机构_辛亥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和谈方案。

  有意思的是,不管是袁世凯还是陈敬云,都没有主动向外界宣扬和谈这事,相反还进行了保密,现在外人还不知道国民军已经着手和北洋军和谈,还以为双方正在扬州打生打死呢。

  双方的具体和谈方案还没有拿出来,但是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双方已经在扬州那边停止了大规模的战争行为,但是小规模的战争还是在继续。

  任何和谈都是有着分歧的,北洋军方面还没有拿出具体方案来,但是已经提出了前提条件,那就是扬州的国民军部队必须渡江难返。而国民军方面自然是不愿意失去的扬州这个江北的桥头堡的。事实上,国民军的第四师主力已经完成了准备,部队已经陆续渡江中,准备接替警卫师驻防扬州呢。

  警卫师在前期作战中,可谓是损失惨重,现在全师不过剩下六千余人,急需进行休整补充恢复战斗力,而扬州方面陷入僵持后,冯国璋准照和谈倡议,也没有继续抽南京抽调部分对王汝贤的第七师和第二旅进行增援,如此情况下,也就让国民经济得到了难得的机会把警卫师撤出来。其实相对的,根据双方的和谈前提条件,双方都不能对扬州前线进行增兵,这也是第四师上去后警卫师就的撤下来。

  双方的秘密和谈正在缓和进行着,扬州战事慢慢平淡下来告一段落。这个时候,双方都在利用着这个机会进行兵力调整,比如国民军派遣第四师接替警卫师防守扬州,而冯国璋也把休整并补充了兵员武器之后的第五师一旅组成一个混成旅前往扬州,接替已经作战多日同样损失惨重的王汝贤第七师。历尽多日攻坚战的第七师虽然重武器装备损失不大,但是人员损失惨重,也是急需要进行休整补充。

  双方这些小规模的兵力调整都在英国派遣的观察人员下进行,甚至为了保证和谈期间双方爆发大规模战事,英国驻上海的中国舰队派出了两艘军舰到达南京附近,用以表示存在。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双方的和谈进展却是不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双方尽管都不想打,但是也不想大规模的和谈而造成内部的骚乱,这样一来尽管和谈一天一天进行着,但是双方提出的和谈条件都是天方夜谈,根本就说不到实际问题上。

  比如北洋提出要求,国民军必须撤出苏南地区这一点,国民军就是绝对无法接受的的,更加不用说后面还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比如国民军控制下的各省财政必须上交中央,国民军由中央政府进行整编。这根本就不是有条件的和谈,而是要直接肢解国民军了,如果真答应的话,国民军直接解散还来的干脆一些。

  北洋方面提出的条件荒唐,国民军提出的条件也不简单,首先是要求北洋军把南京北岸交给国民军管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