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六十三章 战时经济(一)_辛亥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个走路都是轻快了不少。

  战争还没有来临呢,国内的经济市场就已经因为中国的大规模扩军而呈现了一种畸形的战时繁荣,甚至不少资本家们公开鼓吹着中国必须早日参战,不但能够获得更为庞大的海外利益,还能够为在1940年下半年开始就呈现了疲软状态的中国经济注入强心针。

  汇东新路,高达二十三层的福乐大厦和往常一样耸立在汇东新路上,这栋福乐电气的总部兴建于中国第一次兴建摩天大楼时期,完工于1921年,完工时也是中国第一高大楼,不过这个名头没有一个月功夫就被东南银行大厦给夺走了。此后就一直作为福乐电气的总部办公大厦所在,当然福乐电气总部一家也用不完这么多办公室,也向外部出租了一部分楼层。

  类似福乐大厦这样的办公楼密集的拥挤在汇东新路上以及周边地区,哪怕是从遥远的上海市郊朝着这个地方看,都能够看到这一片密集而高大的建筑群,这里代表着中国最为发达的金融经济。

  汇东新路这条短短不过一千多米的大道说是用黄金铺就的也不为过,而能够带着公文包,身穿着正装每天进出这里上班,可以说是绝大部分中国国人的梦想,以中国高等人才稀缺的今天,汇东新路所在的那些大企业招收新员工时,都会出现数十人竞争同一个工作岗位的事情,要知道能够有资格参与竞争的一般可都是大学生,而这年头中国的大学生可是宝贵的很,是名符其实的精英型的高等人才。

  基于陈敬云指示下的中国教育制度实际上是非常不利于国家成长的,因为陈敬云极度重视的只有基础教育,国家在小学教育,初中教育上投入重大,几十年来不说百分百,但是基本上已经可以让全部国民的孩子得到最基本的小学教育,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中国耗费了无数资源以及二十几年的时间,一直到1938年的时候才实现小学普及教育,而初中的规模也比较大,一个普通规模的镇上,至少都保证了一所初等中学,而小学、初中这两个阶段的教育基本都是国家在大力投入,而且还是属于年年都得保持大规模投入的那种,大体上施行的是免学费的那种,毕竟对于国内绝大多数农民家庭而言,供应孩子在校其他的书籍,生活费用就已经非常苦难了,再让父母支付学费的话,那么小学和初中的就学率至少会降低一半以上。

  但是在往上一步的高等教育上,比如高中,大学就限制的比较大,高中在很多地方都被称之为预科学校,也就是说上高中就是为了上大学的。也就是说读了高中不报考大学的话,基本就是浪费了这三年,对于普通的工作岗位而已高中和初中没有任何区别,而鉴于现有在中国上大学的艰难,实际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