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九十七章 乌兰乌德战役(二)_辛亥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上是一种全新概念的装甲车辆了,中国的装甲部队发展中,除了极度重视坦克的发展外,也非常重视机械化步兵的发展,最初的装甲部队中,为坦克提供掩护的步兵只能算是摩托化步兵,后来由于轮式车辆的越野机动性能不足,又是打算装备半履带式装甲车,以求提高机械化步兵的越野机动能力。

  半履带式车辆的越野能力虽然比轮式车辆提高很多,但是这种半履带式车辆同时也存在着巨大的缺陷,那就是在越野能力不如全履带式车辆,而公路行驶的速度以及可靠性又不如轮式车辆。加上后来中国陆军经过研究也得出,运动作战过程中,一支机械化部队,不管是装甲师还是机械化步兵师,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行军,而这种行军是在公路上居多,真正的野地行军并不多,往往是临近战斗阵位的时候才会进行野地行军。

  举个例子第八装甲师从蒙古一路出发,前进的主要路段都是沿着公路,只有抵达了战斗前沿后才会离开公路,并不是说第八装甲师一路爬山涉水在野地里机动了一百多公里才到达乌兰乌德。

  也就是说,在有着良好的交通情况下,绝大部分的行军途中,半履带式车轮是不如轮式车辆的,此外还有一很重要的原因,中国的全履带式车辆发展速度一直都是比较迅速的,而各种全履带式车辆的改装型号也是大量涌现,比如基于坦克底盘而研发的全履带式牵引车就是中国陆军重炮部队的主要牵引车辆。

  中国陆军的主力远程重炮,也就是1918年式、1926年式以及1933年式的155毫米加农炮,所使用的牵引车辆就是中型坦克底盘改装的牵引车,此外155毫米的榴弹炮以及部分105毫米的加农炮也是使用全履带式牵引车。

  而这些全履带式牵引车以及自行榴弹炮的发展,让陆军也有了发展全履带式步兵战车的心思,并且经过了多年的研发和试验后,在三十年代末期服役了一款1938年式全履带式步兵战车。

  这款全履带式步兵战车自然是无法和后世的步兵战车比肩,着重的是防护性能以及小范围机动性,虽然采用了橡胶履带使得它在公路上形势的性能也不错,但是设计之初他就不是作为步兵远程机动的运输车辆使用,而是作为在前线搭载步兵直接抵达战斗岗位作战的车辆,毕竟这些全履带式步兵战车的价格也不便宜,而且也搭载不了多少步兵,中国陆军就算再有钱也不可能把这些全履带式步兵战车当成普通的运输车辆来使用。

  因为价格不便宜,装备的数量也不多,只在装甲师以及机械化步兵师等拥有机械化步兵的部队中少量配属,一个机械化步兵营才六辆,实战中往往需要多次反复运输才能够把足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