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百五十八章 继承人(四)_辛亥大军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以二战中土耳其一方面是保持大体上的中立,同时加强了和中国的联系,从中国购买了大量武器装备,施行的是武装中立的政策,军队人数已经膨胀到了数十万之多,同时还保持着和轴心国集团的正常商贸,而中国就是通过土耳其为中转国向轴心国提供了大量的稀有矿产以及石油等资源的。盟国方面虽然一而再再而三的要求土耳其停止和德国的贸易,但是怎么说,这里头实际上是中国和盟国之间的博弈,而土耳其不过是夹在中间的尴尬角色而已,只要中国顶住了压力,那么土耳其就不会中断和德国的贸易。

  因此在整个二战期间,土耳其虽然奉行中立,但是整体上还是偏向于德国和中国的,甚至土耳其国内有过呼声,和中国以及中国结盟,随后三国联合进攻苏俄、中东地区,彻底让亚欧大陆连成一片。这种说法在德国里也是市场广泛,不过中国对此却是兴趣缺乏。

  但是随着日本的战败,美国战略重心西移后,轴心国在北非以及南欧地区的压力急剧加大,眼看着轴心国在北非就是要彻底失败了,一旦轴心国在北非失败后,那么南欧尤其是巴尔干半岛地区更是不可能保住,一旦盟军登陆希腊那几乎就是代表着切断了土耳其和轴心国之间的路上联系。

  当然更加重要的就是,轴心国集团的彻底失败已经是非常明显了,如此情况下土耳其也是不得不重新考虑他们的外交政策,因此出现了加入盟国的声音。

  诸多原因加起来使得了土耳其在面临中国的拉拢而出现了摇摆不定的情况

  更加糟糕的是,土耳其维持了数年的中立政策已经很难维持下去,虽然德国败了,但还有一个中国呢,中国想要让土耳其加入自己这一方,作为前出欧洲地区的桥头堡,而盟国同样是想要拉拢土耳其,想要让土耳其作为扼制中国进入欧洲,同时扼制苏俄南下的阵地。

  当陈华天高调率团访问土耳其的时候,英美以及苏俄也是做出了最为激烈的反应外交上的抗议之类的就不提了,因为没什么用处。

  最为直接的就是,苏俄从西线开始抽调兵力回防东线,也就是西伯利亚防线,同时加强了在高加索地区的兵力,这摆明了是要预防中国的进攻。

  同时,美国那边也是紧张无比,在印度洋上英美两国的联合海军已经是紧张无比,防备着中国第三舰队的异动。

  当然更为重要的是,刚停息战事没有多久的太平洋地区,美国海军也是调动频繁

  几乎是在全球方向上,中国和盟国之间的对持已经到是到了最为激烈的阶段

  似乎是为了应对中国在中东地区的挑战,美国在二月十二号通过了海军扩张法案,不但恢复了去年日本投降后停止的多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同时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