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六章佟报国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无忌早在南京之时,便展示了他商业上的才华,白手起家,安置了几百名难民,不但没有花钱,居然还赚了钱,让他名利双收,其后更是以琉璃,香水,肥皂,香皂等产品,将庆记从一个小商行发展到了江南举足轻重的大商行之一。”

  “去年他主政神木之时,靠着种种手段,硬是将前十几年年年亏空的神木县,经营成了西北当年唯一商税秋粮双丰收的府县,此人手段,可见一斑。”

  “此人当年号称江南第一才子,颇有名望,又是皇上一手将其自微末之中提拔起来的,重用此人,既可显示皇上慧眼识人之明,也可使得天下士人,知道皇上求贤若渴之心。”

  崇祯听了,微微颔首,心想如此说来,调此人入京也无不可,反正户部已经连年亏空,又有老尚书侯恂把关,不妨让赵无忌去试试,施展一下他的商才,便是不成,再惨又能惨到哪里去?

  转念一想,自己曾打算将赵无忌培养成第二个张江陵,此时却不是个最好的试验他成色的机会吗?他若是能通过这番考验,解决户部的困境,来日便是让他入阁拜相,又有何不可?

  更何况如今赵无忌最近战功赫赫,无论是击败多铎、多尔衮,还是击败李过、孙可望,都展现了让人吃惊的军事才能,说实话,把这样一个又能打,又能赚钱,又有名望,居然还有强力外援察哈尔部)的臣子放在西北边疆重地,崇祯当真是不太放心。

  这样的臣子若是忠心耿耿也就罢了,怕是像曹操一样的奸雄,有朝一日起了歹心,兴兵反叛,又有外援之助,一旦起事,只怕是西北无人能制得住他。

  调他进京,既可就近看管,防止其在地方坐大,也可以就近观察此人之心,看看他究竟是个忠臣,还是个奸雄。

  想到这里,崇祯皇帝微微点头,说道“杨爱卿忠心国事,朕心甚慰,卿家的建议很有道理,便如此办罢,朕这就下旨,调赵无忌进京。”

  “皇上,且慢!”杨嗣昌急忙说道“赵无忌与察哈尔部关系密切,如今察哈尔部还在为我大明拱卫西北边境,调赵无忌进京,须得他自己心甘情愿,免得引起误会,察哈尔部再起事端,反为不美,调赵无忌进京虽然势在必行,然调动之事,皇上还是要徐徐图之为好,切切不可操之过急。”

  崇祯说道“爱卿的意思,朕晓得了。”

  杨嗣昌又说道“赵无忌调入京师之后,葭州知州之位空缺,此地外结蒙古,内抗流贼,皇上也需慎重选材任用。”

  崇祯点点头,说道“爱卿且放心前去,朕自有主张。”

  神木县第一男子监狱内,春天煦暖的阳光照在刘文秀的身上,让他感觉浑身暖洋洋的,关押在监狱的这些日子,每日只是出工,小组讨论,吃饭,睡觉,日复一日规律的作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