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七十七章埋伏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又有谋略,所以一直为李自成所倚重。

  然而跟在李自成的身边久了,慢慢地,在他的内心深处,总觉得这样下去并不是长久之计,然而由于他的能力和局限性,他既弄不清楚为什么农民军无法持久发展下去,也想不出来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那日赵无忌游说他们时的话语,犹如夜空中的一道闪电般,照亮了刘芳亮内心的最深处。

  就算跟着闯王李自成所向无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但是到了最后,当他们真拥有了整个大明的时候,那他们又能去抢谁?他们中的所有人,都是只会打仗,并不懂得如何去建设和维持哪怕是一个县城。

  军师李岩是个明白人,他一直建议闯王留在一个地方,好好的经营出一个根据地,但闯王明着对他很尊重,实际上对他的谏言,并不是太过放在心上,他们习惯的模式是,四处流窜逃避官军的追杀,到了官军守备空虚的地方,打劫那里的官府和富人,并将战斗的缴获分一部分给那些穷苦的老百姓。

  刘芳亮起初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是在替天行道,然而数年过去,农民军的规模越来越大,而西北的老百姓的日子却越来越惨,直到他在葭州被俘后,看到葭州与西北诸县相比,完全不同的一片繁荣兴旺,以及在这里安居乐业的老百姓,他隐隐觉得,这位姓赵的年轻知州,走的才是最为正确的道路。

  然而刘芳亮依旧在耐心等待,直到李过如约被释放,他这才确定,赵无忌是一位值得信赖的可靠主公,然而此时赵无忌已不在西北,于是他向陈国宝表达了投效之意。

  得到刘芳亮的投效,陈国宝喜出望外,考虑到西北这边,目前葭州方面与李自成的关系很好,此地暂时不会有太大的战事,再一个考虑到刘芳亮原本是闯王的部属,留在西北早晚会碰到李自成,难免尴尬,于是和陈子龙以及慕容先商议之后,陈国宝便将他送到了青州府。

  刘芳亮到青州府时,正赶上赵无忌重伤昏迷,主持兵事的李定国知道赵无忌曾打算招揽刘芳亮,对他也很重视,便和韩林商敬石等人商议,打算为刘芳亮在朝中申请个官身。

  但是这被刘芳亮给拒绝了,他提出要去骑兵队,从最基层的士卒做起,就这样,靠着平时优异的表现和一点点积累起的战功,一年后,刘芳亮已经是这支五百人枪骑兵队的把总了。

  就在昨日午时,赵无忌找到刘芳亮,交给他一个任务,让他前去迎击一队正奔着淄川而来的敌军,敌军的数量大约三千人左右,都是骑兵,令人意外的是,不但给出了敌军的人数和兵种,就连敌军的行动路线,赵无忌也告诉了刘芳亮。

  所以刘芳亮才会选择在这里埋伏,这条官道十分宽阔,正是从济南城到淄川县最近的道路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