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一十三章出兵伐清_明末之力挽狂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威严,冷眼打量着身边的臣子们。

  相比有些即位后便吃喝玩乐,不理国事的逍遥皇帝,崇祯的命运可谓是可怜可叹,他自从即位登基以来,这个老大帝国的重担,便被交到了他的手中,往昔的宁静和幸福便从此离他而去,操劳和疲倦则永远陪伴在他的左右。

  从最初的雄心勃勃,立志打算成为尧舜那样的贤明的君王,到现在的浑身伤痕累累,只为了这朱家的江山而苦苦挣扎,鞠躬尽瘁,只求能尽量维持住这老大帝国的基本运转,崇祯就像一名绝望的旅人一般,在苦难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却迟迟看不到这趟苦难之旅的尽头究竟在何处。

  连续不断的天灾,碌碌无能的手下,野心勃勃的反贼,鹰视狼顾的外寇,这一切一切,便像一座座沉重的大山一般,压在崇祯皇帝那瘦弱的身躯之上,使得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如同那溺水之人一般,拼命挣扎却越来越难以呼吸,无力回天。

  尤其是去岁清兵的那一场破关入侵,更是沉重地打击了大明社稷的元气,河北,山东糜烂一片,赤地千里,无数昔日兴旺的城镇皆都在战火中化为废墟,原本能为朝廷缴粮纳税的地方,摇身一变而成了嗷嗷待哺,急需朝廷拨款予以援救的重灾区。

  河北的全部地区,以及山东的北半部分,全是灾区,各地的主官奏折犹如雪片般地纷纷飞入宫中,内容洋洋洒洒不一而足,然而核心的意思都一样,请朝廷速速拨款拨粮救灾。

  然而对崇祯来说,钱不是问题,问题是他没有钱。

  清兵退去之后,崇祯终于如愿罢免了刘宇亮的首辅一职,便如同一个牙疼了好几天的病人,终于寻到了牙医,三下两下拔下了那颗令他痛苦不已的烂牙,但一时的痛快过后,崇祯却沮丧地发现,他手头没有合适的首辅人选了,面对这样的一个烂摊子,众多大臣一个个装聋作哑,谁也不愿意接手这首辅一职。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今的大明,宛若一个旧病缠身的病人一般,沉疴已久,难以回天,诸位大臣自认没有张居正的魄力与政治手腕,也没有赵无忌那样无中生有,神乎其神的财神手段,是以对这首辅一职,人人都是敬谢不敏。

  干这活不但累,费力不讨好,还有可能被皇帝当成替罪羊拿下,谁愿意去做?

  悲哀啊,昔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人人羡慕不已的官职,如今却成了众官员避之不及的雷区。

  崇祯在痛恨诸多大臣没有担当,不肯作为之余,却从来没有反思过自己,他依旧认为自己是贤明的君王,依旧在徒劳地寻找着,可以辅佐自己的像张居正,戚继光那样的能臣干吏。

  只是事到如今,大明的人才也变得慢慢地凋零起来,崇祯能够选择的余地,也是越来越小。

  清兵入侵一役,文武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