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二百零三章 表现各异_伐清1652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最后,还有源源不断,看不到尾的民夫杂役混在其中,负责运输粮草弹药,随军辎重。他们身上的衣衫都十分破烂,有的推着独轮车,有的肩提手扛,还有包衣兵拿着鞭子跟在后面抽打驱赶,不断有惨叫声传出。

  为了大战能够取胜,除了那些年老体衰,或者说一身重病的老王爷,老将军之外,顺治小皇帝派出了手里的所有筹码。

  清廷之中除了洪承畴之外,也不乏远见卓识之辈,再加上有岳乐的提议,顺治小皇帝自然知道若是此战大败,洪承畴所部被全歼,西南战场被打开了一口子,后果会有多严重。

  “根据哨骑的侦察和洪承畴传出的军情,武昌城外的明军大概有七八万,还有数万壮丁民夫,数万辅兵。”

  岳乐和一群贝勒将军停在了官道边上的一个帐篷里,正在根据最新军情,商讨针对武昌的进攻行动。

  “不过,这已经是明军所能动员的极限了,他们不会再有援军,只要我们能和洪承畴里应外合,击败这支明军,整个战局也都会盘活。”

  “武昌城外河湖众多,咱们想要赢,最终决战的地点是关键,绝对不能在孙可望预设的战场和他打,否则咱们就相当于掉进他的圈套了。”多罗贝勒,议政大臣尚善忽然出言道。

  “最关键的,还是要选一个四周没有什么阻碍,有利于骑兵行动的战场。咱们和明军相比,火器和步队并不算得占优,绝对不能以己之短攻彼之长。”顺治小皇帝亲封的定远大将军,济尔哈朗的次子济度又说道。

  在原本的历史,这位清廷的亲王世子是领兵前往福建对付郑成功的,只是当前的局势变化使得清廷把最核心的主力都放在了武昌方向,他作为宗室中稍有才华的年轻一代,自然随军远征了。

  “这些本王都知道,但是孙可望在武昌府活动了大半年,对当地的地势地貌早已经了解得一清二楚,又是我军前往救援,恐怕他不会轻易移动,脱离自己预设的战场!”岳乐微微皱眉,叹了口气道。

  “此战是咱们拖不得,越拖下去,局势对咱们就越不利,一旦武昌城被攻破,那咱们这支援军,意义就不大了。难不成咱们还能围住武昌城,等着开春天气变热?”

  尚善和济度两人说得没错,也确实是事实,但问题是没有用,这些都是明摆着的事情。最关键的是如何迫使孙可望脱离最开始设定的阵地。

  清军哨骑提前大军行动已经很久了,又有武昌城内的洪承畴派人侦察,他们对孙可望正在武昌城外的行动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不过,也只是大概的了解而已。

  “想要孙可望脱离原本的阵地,去追击我大军,这不太可能。王爷也说了,现在处于被动的是我们一方。”济度又出言道。

  “可是那些村寨现在都已经成了一个个碉堡,咱们依仗最多的是骑兵,如何能打?”尚善也皱眉道,其他聚在一起的八旗高级军官一个个面面相觑,一时都还没有什么对策。

  “用红衣大炮强行轰开倒是可以,但明军必然会反击,到时候恐怕伤亡会非常之大!”一个贝子忽然出言道。

  “战场只能是武昌城外围,这是改不了的。大伙也说了,现在孙贼占着主动权,他一开始是绝对不会和咱们硬碰硬,不消耗我们一些兵马,恐怕都不会出击。”

  岳乐看着铺在桌子之上的抽象地图,挑眉道:“骑兵,还是骑兵,咱们得从骑兵身上找到突破口。而且孙贼以西南一隅对抗天下,大军的补给绝对不能长久,特别是冬季,他其实也不想耗下去,这会是咱们的突破口。”

  “硬仗就硬仗,咱们满人兴兵以来的着几十年,多少硬仗都打过来了,便是一仗死个一万多人又能怎么样?只要胜了,便不是问题!”又一个贝子出言道。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