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六百十六章 镇胡城中_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石像的背后,其后方果然有这样的铭刻字样。

  “果然是镇国十二铜人的石像。只是石像在此,真正的铜人又去了何处呢?!”

  当年前秦覆灭,各路诸侯攻入咸阳宫,却没有发现这镇国十二铜人的身影。

  关于这十二铜人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

  有的史书记载,是前秦二世皇帝,为了自己的奢靡享乐,将这十二铜人熔铸,打造成了铜钱。

  这个说法可信度极低,当日攻入咸阳宫中之时,咸阳宫中尚有成堆的金银,二世皇帝虽然蠢,但是在有钱的情况下,也不会轻易将这镇国十二铜人熔铸。

  也有史册记载,这十二铜人是毁于战祸之中的,这种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

  当年二世皇帝倒行逆施,起义军对于前秦深恨,毁去这镇压大秦国运的铜人,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再理会石像,众人向着宫殿走去。

  相比之前的严阵以待的兵俑军阵,这殿前显得极为空旷。

  除了这十二铜人石像外,什么都没有。

  唯有一座石桥位于这宫殿之前。

  “明珠,这应该是依照前秦章台宫建造的吧!”

  姬明珠,点了点头,“章台为前秦宫殿之首,为一世皇帝陛下处理政务之所在。应当就是这里了。”

  秦帝国在渭河以南的主要朝宫,大的政治活动多在此举行。在秦灭六国的过程中,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

  史册有载,秦始皇曾在这里“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中央各公卿机关、全国各郡县的奏章便向这里源源汇集。奏章被送到章台,值守吏要呈送秦始皇亲自验查,封泥完好,确未被奸人私拆偷阅,才敲掉泥封壳御览。

  故而这地下宫殿也是照着章台宫的仪制所建。

  就在杨清源和姬明珠讨论之时,一旁柳望舒秀气的耳朵微动。

  明珠?!这是一般人的称呼吗?!

  柳望舒仔细回想了一下,杨兄只有在对于女子亲昵之时,或者作为女子长辈之时才会这么称呼。

  比如杨清源会叫自己,“望舒”;称呼那个女将军“雪阳”!

  再就是大理寺中那个玉虚一脉的人间行走,是杨清源的师侄,所以杨清源会叫一声“可琴”。

  但是这个姬明珠很不对劲。

  杨清源虽然吸引女子,但是对于一般的女子都是恪守礼仪的,虽然大周民风开放,但是也杨清源和女子还是保持适当距离。

  但是杨清源和姬明珠之间,好几次都已经超越杨清源基本的相处距离了,行动之间,甚至比自己还亲近。

  现在杨兄更是亲昵叫她“明珠!”,柳丶神断丶望舒察觉事情

  没有那么简单。

  柳望舒一边想一边跟着杨清源上了石桥。

  “所有人小心!”

  杨清源的一句话,让正在思索的柳望舒回神了。

  在这石桥之下,有一条静静流淌的银色河流。

  “这河中之水是汞!”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