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中国游击队的学生—卡尔逊_世界特种部队始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参观访问之后,卡尔逊又越过同蒲路的日军封锁线,到晋西北访问了贺龙,然后又赶往洪洞与即将率总部赴太行前线的朱德进行了一次长谈。经过这次在敌后步行3000余里,往返51天的旅行考察,虽然“共产党人并没有减弱卡尔逊对美国原则的信仰,但是,共产党军队的训练教育方法,自我牺牲精神、以及指挥官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明能干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月下旬,卡尔逊又往徐州和台儿庄前线访问,会见了程潜、李宗仁、孙连仲等国民党军将领。然后他写道:“我已看到过两个阵地战前线的军事行动,也看到了游击战的前线。这两类战争,后者似乎更适合于中国的目标。”

  在考察延安的10余天中,卡尔逊与毛泽东进行了长时间的会谈。这是毛泽东第一次直接向一个具有官方身份的美国人进行的谈话,而且这个人还负有定期向美国总统直接报告中国情况的任务。毛泽东就国内外多方面的间题同卡尔逊进行了畅谈,其中着重向卡尔辽详细讲述了中共关于抗战和建国的主张。毛泽东还介绍以刘白羽为首的五位青年文艺工作者陪伴卡尔逊去敌后考察。

  卡尔逊对中国抗战的考察总共历时约8个月,行程8000里,足迹遍及延安和北方所有抗日根据地,会见3国共两党领导人和几十名高级将领,经历了许多场战斗,了解了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证实了看来是令人难以相信的事实”,“这就是:日军推进的速度很快,与此同时,红军也神速地深入敌占区开展消耗战,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这使他从游击战争的发展看到了日本必败、中国必胜的前景,从共产党、八路军的身上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卡尔逊的言谈与美国海军部的看法大相径庭,更使华盛顿方面和国民党方面绝对不能容忍的是,他把一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根据地当作抵抗日军和民主的典范来加以颂扬。于是,1938年9月16日(一说17日),卡尔逊接到不得在公开场合发表类似上述情况的谈话的命令,否则要严厉追究责任。

  经过一天的痛苦思索后,卡尔逊于9月17日向美国海军部提出辞呈。

  就在他决定辞职后没几天,美国海军陆战队司令部却拍来准备晋升他为少校的电报,但他毅然表示不能接受。

  为了不受限制地宣传中国抗战、特别是中共及八路军游击战,卡尔逊最终换上了平民装。此后到太平洋战争爆发的3年中,他坚持不懈地就他在中国战场的经历,发表演说,撰写文章,为中国人民的抗战事业而四处奔走呼号,“即使是讥笑、批评、攻击,都不能使他屈服”。在此期间,他先后撰写并发表了多篇文章,出版了《中国军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