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59章 我们北美民风淳朴(二合一)_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说的也没错。但我觉得公司会后悔的,一定会后悔的。”弗兰克喋喋不休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本杰明还是耸耸肩。

  他当然知道老友的不满从何而来。

  弗兰克在华国的主要工作,是开拓东方市场。

  开拓一个新市场固然更有价值,但其所需要的资源也非常多,时间也非常长,弗兰克如果不想一辈子待在异国,就得尽快做出点成绩——比如引进几部大爆款。

  说到底,开拓新市场也是为了利润,若能引进多部爆款作品,在本土赚到的钱也是钱;作为把关者,弗兰克也一定能得到褒奖,说不定还能就此调离充满不自由气息的东方之地。

  而某种意义上,一部电影要想大卖,宣传甚至比电影本身还要重要。

  只是,他的想法归他自己,精明的商人们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

  对于引进的电影,就跟原创电影一样,在没有本土票房数据支持的情况下,即使是好来坞五大,也不敢在宣发上贸然下重注。

  他们一般会准备两套方案——

  如果电影的首日与次日票房数据一般,甚至较差,宣发方面的投入就会逐渐减少甚至直接断掉,以便快速止损;

  反之,如果数据不错,他们就会快速投入早就准备好的资金和人力,尽快把电影的热度炒上去,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虽然,与华娱一样,按照发行方与院线方的分成习惯,随着放映时间的延长,获得的票房收入会越来越多地分给后者。

  ——也就是说,等到电影上映后再进行大规模宣发,从收益上对制片和发行公司都是不利的。

  奈何投资者第一时间考虑的,永远是资本的安全性,所以甭管是华娱还是好来坞的发行方,依然会选择这样做。

  ——除非是大热作品的续作。

  弗兰克不是不懂这一点,问题在于,他认为《沉默的羔羊》是那种话题性极强的爆款,应该获得与大热续作一样的待遇。

  可包括他的老友在内,本部发行部更多是不以为然。

  “我也认为三起‘杀人犯自首事件’很神奇,但正如它的导演所说,这是一时的运气而已,过了初期的热度,也就是一部正常的惊悚片了。”

  “实际上,已经是四起了。”弗兰克看向老友,顿了一下,说出了他刚下飞机收到的最新消息,

  “你大概能在明天的媒体上看到这个新闻——这部电影在安南,继续延续着自己神奇的纪录:又一个连环杀手,看完电影后,跑去警局自首了!”

  “瓦特?”本杰明直起了腰,这就真有点意外了。

  “你的意思是,它可能真的有某种魔力?”

  这一次,轮到弗兰克耸了耸肩,

  “谁知道呢?反正我有种预感,公司肯定会为宣发投入上的谨慎而后悔的。”

  他算是给老友面子,用“谨慎”代替了“胆小怕死”。

  毕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