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56章 国庆档火拼前夕(4K)_娱乐圈不该卷成这样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哪怕是赚钱,她也没法强摁对方的头去赚。

  毕竟,经纪人一方虽然看起来能量强大,但本质上还是无法脱离明星和电影公司单独存在的,这使得她们很重要,又很不重要

  重要在于,只要明星本人不太傻,她们能替明星解决很多问题,帮助明星提高收入;

  不重要在于,只要明星本人有能力,一个经纪人不好,完全可以再换一个。

  ——为了保住沈贞仪这个优质客户,经纪人女士不仅将自己的提成比例降到最低,还在工作中尽量让对方感到愉快。

  当然,这不意味着她从沈贞仪身上赚到的钱少了。

  事实上,虽然沈贞仪不像她旗下其他客户一样,恨不得每年接三四部电影,但每年都保证经纪人有数百万的收入——这在她的客户中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了。

  无他,经纪人为沈贞仪做的已经远超一个电影经纪人的工作范畴了,所以,她现在不仅是拿基础片酬提成,分红提成,连沈贞仪投资电影的收益也会有一定的提成。

  何况,真以为沈贞仪带资进组,对经纪人就没有更多好处吗?

  单单是作为投资商之一带来的话语权上升,就有可能惠及她旗下的其他客户——对于其他客户,经纪人女士的抽成比例就相当高了。

  所以,经纪人没有反对沈贞仪“轻松的钱不赚,只想赚难赚的钱”的立场。

  “不过,话说回来,投资电影对于这小妮子而言,真的是难赚的钱么——虽然在华娱圈,不用自己的钱拍电影才是常识。”

  经纪人突然默默想道。

  因为电影行业的不确定性,不只一般的导演和制片人,就连五大制片厂,也同样恪守这一准则。

  区别只是在于,五大的手中,有很多成功率很高,可以说必然会赚钱的项目——如一些大热电影的续集等。

  这些项目,他们就会精明地全资使用自己公司的钱来投资,以保证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而对于那些前景未知,风险比较大的电影项目,他们则会广泛地吸纳社会上的各种投资,也包括不少明星旗下的皮包制片公司的投资,以均摊风险。

  想也知道,这样的项目,十投九赔都是有可能的。

  奇怪的地方就在这里了——不管是她也好,是敦煌那些行业老油条也好,对于沈贞仪用自己的钱投拍电影,似乎都见怪不怪。

  “大概是因为,她可以随时找王维来帮她判断一下,哪个电影项目有投资的价值;”

  “如果没有的话,还可以找王维要一个项目,甚至由他亲自执导?!”

  这么一想,经纪人女士觉得自己悟了。

  譬如,即将在国庆档中上映的,沈贞仪首次作为制片人参与其中并且有投资的《生化危机》,就是经过王维的“眼光认证”的。

  如果这部电影顺利成了,那这小妮子的地位……

  经纪人女士的思绪不禁发散了一下——

  在上到一定的高度后,就在华娱圈的地位来说,钱财已经不是第一要素了,很多过气影星都非常有钱,但你不能说他们在业内的地位比一些没啥知名度的制片人高;

  沈贞仪作为制片人是否还能掘宝,能把一个项目变现出多少利润,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她拿多少个奖项更能决定业内地位高低;

  而制片事业上的成功,对于她将来和剧组谈带资入局也是很有帮助的——很多事情就是这样的,没有先例,大多数人都不愿意做第一个破例的;而一旦破局了,很多人的口风也就容易松了。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