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三部(70)_春的故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像是证明了投标人进行了健康状况声明,但我们是不是存在保险业务员在销售过程中存在诱导投保人的行为存在?投保人作为非专业的医疗工作者,他对其子存在的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当时医生只是叮嘱其定期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并承诺这样的疾病在病人年龄合适的时候,是通过手术能够彻底治愈的。这种疾病的医嘱,和咱们普通人理解的癌症肿瘤肾衰竭等等是完全不同的,投保人因此认为这样的医嘱证明该疾病不是重大疾病,不需要在投保时进行申报。”

  寿险部的李总说:“当然,我们不能要求投保人都具备专业的医疗知识,但其在进行陈述时,应当将儿子存在的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疾病予以陈述,否则就存在骗保的嫌疑,保险公司确实有权拒绝理赔。”

  王副院长说:“你说的是没错。但我们很多情况下,保险销售人员为了完成业绩,达成这份保单,会说'你读上这么一段话就行,这是我们公司内部流程要求',其实根本就没有提醒投保人需要陈述是否存在影响保险公司接受投保的疾病。”

  “对,我们这里就有一份投保人描述的投保过程说明。”

  说完,沉处把一份投保人的投保说明递交给了我。

  我不禁对沉处细心的工作作风所折服,毕竟在这个时候还能取得患者家属的配合还是需要一定功夫的。

  果然不出所料,投保人只是根据保险公司客户经理的提示直接读了一遍风险申明,客户经理根本就没对风险申明会有什么后果做任何必要的说明,关键是有这么一句“这是保监会的例行要求”

  云云。

  这真应了我们经常说的这句话:一人干银行,全家跟着忙;一人干保险,全家不要脸;一人干电信,亲戚朋友全骗尽。

  尤其是一人干保险,全家不要脸。

  中国的保险从诞生开始,就带着诸多原罪、野蛮增长。

  那些做寿险的客户经理,男人个个穿得油头粉面,女人个个穿得花枝招展(有点如同当前满大街的房产中介客户经理一样),冲着高额的保费提成,用他们的三寸不烂之舌,花言巧语,花样百出,诱惑很多了人买了他们根本就不需要的各种理财类、风险类、收益类的保险。

  尤其是前几年发生的宝能集团收购万科股份事件更是让保险公司形象一落千丈。

  2015年7月,宝能集团旗下公司前海人寿通过二级市场购入万科A股,联合一致行动人通过3次举牌,将持有万科的份额最终达到24.26%,距离30%的要约收购仅差5.74%,从而迫使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停牌。

  关键是该举牌事件导致了当时的保监会对寿险公司业务经营是否合规的全面核查,并引出了一个话题:保险究竟姓什么?保险当然要姓保,不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