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04章 战争孤儿_贞观俗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强盗。

  这些活下来的强盗,将来也是武安府的不安因素。

  甚至因为这些人是因为与唐战争而成为的孤独,这些人长大后会继续仇恨大唐。

  换个思路,抚养这些孤儿,虽费些钱粮,但一来可以救助这些孩子让他们活下来,这是活人的仁慈。再者,这些孩子多数还小,如果汉人移民抚养他们,让他们融入汉人家庭,学说汉话,认汉移民为父母,有汉移民的兄弟姐妹,慢慢的就能以改变他们。

  这其实就是文化殖民,文化的同化,这些孩子短则几年,长则十年,又都能成长为一个青壮小伙,成为优质的劳动力,对于南下移民们来说,这里不缺田地,不缺机会,最缺的其实还是劳动力。

  所以收养这些蛮族孤儿,其实是好处很多的。

  现在拿钱来养这些孤儿,比今后拿更多的钱来打击治理那些蛮族孤儿们变成的盗贼叛军其实更省事,也更有效果。

  秦琅的思路,确实与一般人想的不同。

  在他的坚持下,大家倒是认真思索了,他后来又带头领养蛮族孤儿,收了一个蛮族少年,给他取名存恩。

  这也是秦琅收养的第九个义子,这些年来,秦琅从存孝开始,收留了不少孤儿,有突厥人当年南侵强暴中原妇人留下的孩子,也有在关中战争中受饥死了父母而成孤儿的······

  对于这些收养的义子,秦琅其实是很不错的,供他们读书,让他们练武,视如已出。

  一个个培养的都还不错,如存孝现在都进了羽林军。

  有秦琅亲自带头,又有武安都督府拔的专款,倒是让移民们对这件事也接受了。

  养个半大的孩子虽然开销不少,但既然有都督府买单,甚至这笔钱还比较富余,更别说这半大的孩子也是能帮不少忙的,那肯定都是划算的,百姓其实也都很精明会算。

  所以在打破了最开始的一些顾虑后,认养计划推行的很顺利,到如今计划推行了近两年了,整个武安府可以说,家家移民几乎都认养了一个蛮族孤儿。

  甚至许多商行商社等也都积极认养,说白了都是有好处的。

  这些蛮族孤儿一般是先送到集中的孤儿院里学习一段时间,会给他们补充营养,检查调养身体,然后教导他们汉话等,然后再安排到寄养家庭。

  他们到了寄养家庭后,会拜养父养母,改养父的姓,得到一个新的汉名字,然后就在新的家庭中生活。

  都督府还专门设立了一个相应的机构,负责跟踪管理孤儿相关事务,包括定期拔款,跟踪家访这些孤儿们的成长情况。

  只要不虐待这些孩子就可以。

  如今,有近万的蛮族孩子生活在武安府的一个个汉移民的家庭之中,形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甚至在许多商行商队里,也有许多这种孤儿。

  就如这条船上,便有十个蛮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