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8章“孙吴”之一_历代王朝更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很烦,于是决定杀人止谤;杀谁呢?吴起在心里想了想那些在桥头树下对他指指点点的人,于是走出家门,一家家走访过去,一刀刀砍杀下去。可能是因为吴起学过击剑之术,而且行动迅速,所以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人能够阻止他,使得他得以顺利“完成任务”。

  仔细想来,这的确叫人胆寒。胆寒的不是因为吴起杀了三十多人,而是他杀人之前谋划之冷静和杀人过程中执行之坚决。这人定然是个拿人命不当一回事儿的冷酷之人,否则怎会如此冷血?不过,我们也可以在此过程中看出他的将才。兵圣孙武虽将“仁”列为挑选将领的一个重要标准,不过这个“仁”说的乃是对自己人,对自己手下的士兵要仁慈,非如此不能令士卒效死命,对待敌人则不妨无所不用其极而加以打击迫害。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有哪个功成名就的将军不是杀人无数,在身经百战的过程中练就了一副不恤人命的铁石心肠?因为在战场上,除了胜利,为将者必须将其他事置之度外。吴起成功地叫所有人都闭上了嘴,然而,满手鲜血的他在家乡也无论如何也待不下去了,于是连夜告别老母,再次跨出家门。

  “我吴起若不能位列卿相,就决不回卫国!”吴起跪在母亲面前,赌咒发誓,说罢一口咬向自己的胳膊,鲜血顺着手臂滴到地上。做母亲的最知道自己儿子的倔强脾气,于是也不做声,只是默默地看着他。等到他背着包袱的身影渐渐模糊,才叹息一声,转身关门。

  最初,吴起拜曾子为师,向他学习儒术。就在他日夕揣摩学问之际,母亲的死讯传来,惊得他呆住了。吴起心里很想回家看看,可是封将拜相的誓言仍未实现,于是咬了咬牙,继续埋头到书本里去,没有回家给母亲治丧。这就是吴起,他不光能对别人狠下心来,也能对自己下得去手。曾子是孔夫子弟子中较能发扬儒门忠恕孝道的一个,他本身就是个著名的大孝子,这时知道吴起死了母亲,见他竟然仍像个没事人似的,不禁怒从中来,将吴起逐出师门。

  “道不同,不相为谋”,吴起没有辩解,他知道这没有任何用处,于是回到住处,收拾行囊,潇洒干脆地离开。

  大概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长短,吴起知道曾子那一套君子的仁义礼数并不适合他,于是他转而来到鲁国学习兵法。不论是手持利刃地与人短兵相接,还是头脑中幻想着百万大军在战场上风云震怒一般地厮杀,都更能激起吴起体内的热血。“也许这才是我的归宿吧!”吴起自言道。

  春秋更替,日月轮换,吴起对于行军布阵、帐内筹算这一套已然了如指掌,他需要的就是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没想到这机会马上就来到眼前。

  这年,齐国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