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211章两国合兵_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样,还有谁愿意,跟着苏玄歌和严望秋做事?

  于是出于这方面考虑,严望秋与苏玄歌,不得不将国中大半官职拿出来,作为利益蛋糕,分给自己手下的那些人。

  但南海郡与郁林郡就这么大,都不过十府百县,就算如今建国了,多一个中央朝廷,又能有多少位置分给手下人?

  他们每人手底下,可都有千百人眼巴巴看着,等着捞个官位呢。

  于是为了凑出这么多官位,严望秋与苏玄歌不得不选择,将原本的地方官员裁撤开除,空出大半位置来,用来安置手底下的亲信。

  而这种行为,他们还美名其曰,清理朝廷影响,与天下万民分利。

  至于万民是谁?

  那自然是他们的门亲故旧,亲朋好友了。

  这么一种行为,自然恶心坏了两郡地方文人。

  原本南海、宁海开国,两郡地方士子也并不怎么抗拒,甚至隐隐有些期待。

  毕竟两国建立之后,外国的世子,自然就无法来他们本郡做官。那么两国选拔官员,自然也就只能选择本国的人了。

  而上面孙思文已经提到过。

  原本地方上,一半的官员都是由临海、豫章两郡的士子占据的。

  如今这一半的名额空出来了,他们本国的士子,自然就可以去争夺了。

  这种大好事情,对于那些当地文人,自然欢欣鼓舞。

  可如今严望秋与苏玄歌一方操作,不仅把那空出来的近半名额占了,还把他们原本剩下的一半,也给占了不少。

  自己原本期盼的建国好处没了,反倒自己的利益受损了。

  你说说,两郡地方的文人士子,能开心就有鬼了。

  怕是文坛之中,那些文人士子私底下,对于两国都怨声载道,暗骂暴君了。

  也正是在这种舆论风潮之下,南海、宁海二国的一系列作为,迅速的传遍天下各郡,已为世人所知。

  而孙思文与崔长青作为传统文人,自然对两国这种武夫作派,大为看不过眼。

  此时见陆渊提到,便忍不住讥讽几句。

  讥讽的同时,两人也不由庆幸,自己遇到的是陆渊这位国主。

  不然碰上严望秋与苏玄歌那种江湖武夫,别说成为宰相,执掌一国了。

  怕是连官都没得做,只能打包袱回家,做个田舍翁了。

  陆渊看着自己两位宰相这般态度,也不由无语,随后无奈笑笑:“南海、宁海两国文风,虽然也如我国一般不盛。但举国秀才加起来,六七千人还是有的。

  这六七千人中,只要有过半来我国,再加上我国士子,应足够用了。

  就算最后还有缺乏,但也因影响不了大局,日后再慢慢填补进去就行了。”

  孙思文点头道:“大王明睿,求助南海、宁海二国,如此选官一事,便无问题了。”

  陆渊笑道:“既然如此,那二位便回去准备吧。开国仪典,礼制选择,出使之事,科举准备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