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一十五章 下限永远都没有变_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土润褥署,大雨时行,烧薙行水,利以杀草,如以热汤,可以粪田畴,可以土美疆。”

  《孟子》中也记载“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而欧洲,要等到十世纪之后,才开始研究施肥。

  并且战国时期的农民已经意识到了害虫的危害性,开始捕捉害虫,《吕氏春秋》记载“蝗螟,农夫得而杀之,奚故?为其还稼也。”

  至于耕牛啥的春秋时期也已经推广开了,晋国后期就给牛穿上了鼻环,《吕氏春秋》记载“使五尺竖子引其桊,而牛恣所以之,顺也。”

  这里的桊就是牛鼻环。

  牛有了鼻环,就算是五尺高的矮子都能拉动它。

  所以赵括能做的还真不多,毕竟他又不懂如何改良粮种。

  不过这个时期还真有专门研究种地的人,那就是农家!

  赵括已经派人去寻找了,暂时还没有任何消息。

  “禀大王,水车的制作难度不大,但是运输困难,想要推广开,恐怕只能将技术下发到每个郡县,让他们自行打造。”赵铸说道。

  这里面就设计到技术保密的问题了,曲辕犁和水车虽然不像马鞍和马镫一样看一眼就能将技术剽窃过来。

  但是看一眼之后,只要再研究一下,将其制作出来不会有丝毫的难度。

  可以说,这种东西想保密就别拿出来,只要拿出来就别想保密。

  如果只在工坊打造,赵国还能隐瞒一段时间,如果下发到郡县,可能隔几天就会出现在六国国君的桉头。

  不过这玩意也和学习效率有关。

  比如说马鞍和马镫,现在在秦国已经普及了,但是在其他国家,包括赵括亲手将马鞍和马镫送给他们的韩国和魏国,到现在还是没有成建制的骑兵。

  这就是君主的差异。

  “那就下发吧。”赵括摆了摆手。

  这玩意他既然拿出来,就没打算保密。

  “既然如此,那臣先将样品打造出来,然后再交给大王查看,如果没有问题再推广。”赵铸说道。

  “最近外面饥民不少,你们可以招一些人进来打下手,不过注意不要让奸细混进来。”赵括说道。

  “臣会吩咐下去的。”赵铸说道。

  “辛苦了,等有时间本王请你吃饭。”赵括拍了拍赵铸的肩膀。

  “多谢大王。”赵铸顿时感动的一塌湖涂。

  他管理了近十年的工坊,赵王丹和赵惠文王都没有来过一次。现在短短半天,赵括就拍了他两次肩膀了,而且还要请他吃饭。

  从今天起,我赵铸就是赵王括的人!

  “对了,普通工匠每个月多少俸禄?”赵括临走的时候问道。

  “禀大王,每月三石粟米,每年年终会发一匹布。不过从去年三月份开始,每个月三石粟米变成了一石粟两石小麦,年终的布也没有发。”赵铸俯身说道。

  赵括眉头微皱,每月三石粟米,每天一斗,标准的斗食,“你们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