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三十五章 将答案交给时间_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坐吧。”赵括挥手说道。

  “道路修的怎么样了?”赵括看向魏齐。

  从二月份开始,赵国就没有停止修路,只在五国伐赵的时候降低了速度。

  “禀大王,除了太行山范围内的道路还没有开始修建之外,其他道路都已经动工。预计明年年底之前,除了太原、上党到邯郸的道路之外,其他道路能够全部完工。”魏齐拱手说道。

  赵国以前是有路的,这个年代整天出兵打来打去的,就算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踩出了路。

  因此很多路段只需要在本来的基础上再建一遍水泥路就行了,难度并不是很大。

  但是太行山地区就不一样了,太行八陉无不是险要之地,有的地方只有一步之宽,根本不可能建造水泥路。

  想要将两地连接起来,要么建桥,要么推山。

  赵国建桥技术不算差,至少在漳水、滹池等河流建桥没有任何问题,而且随着建桥越来越多,技术也在不断增长。

  但是想要在太行山中建桥,至少以目前的技术来说,完全不可能。

  至于推山……如果用军魂军团的话,到不是没有可能……

  直接将小山头轰碎,填入山谷之中,硬生生铺出来一条道路……

  不过不到万不得已,魏齐可不敢提,赵括不答应还好,万一答应了,他能被赵飞骑恨死,甚至被偷偷干掉都有可能。

  老子堂堂军魂军团,送了几个月信,现在又让老子去修路?

  赵括眉头一皱,上党对赵国非常重要,如果能够用一条宽阔的道路将两地连接起来,就算秦国像上次一样出动六十万大军,赵国都能顶得住。

  “我会让陈衡和公输秧去帮你,一定要尽快将道路建好。”赵括说道。

  陈衡的数学,公输秧的墨家技术都可以辅助修路。

  “诺。”魏齐抱拳说道。

  “另外,本王打算明年出兵攻打河套。明年四月份之前,九原城到邯郸的道路至少要能通车。如果人手不足的话,可直接从屯田兵处调兵。”赵括说道。

  “禀大王……人手现在倒是不缺,主要问题是水泥产量不够……”魏齐说道。

  只要人手足够,多段同时开建,魏齐还是有信心在半年内建好的,但现在限制修路速度是水泥产量,而不是人手。

  “在雁门再建一座水泥厂,另外,晋阳和代县的水泥厂扩建一倍。”赵括说道。

  “诺。”

  “另外,本王打算将上党之战所有战死的士卒的尸骨接回来,在城中建一座英灵殿安放他们,将名字刻在石碑之上,四时节气由我等祭祀,礼节与国君等同,三年后陆续送回家乡安葬,由各地负责祭祀。”赵括说道。

  至于逾越礼制,既然本就礼乐崩坏,那就让他坏的更彻底一点吧。

  在这个为信义而死的时代,这份荣耀足以让所有人奋不顾身。

  “大王仁德。”众臣俯身说道,就算孔穿都没有反对。

  在这个年代,人们对死者非常重视,所谓‘视死者如视生’,特别是贵族,甚至将自己的墓葬建造的比活着的宅子更好,留着自己死后居住。

  武将们更不会有意见,赵括对手下一向大方,连士卒都有如此待遇,他们自然是不必多说。

  “除此之外,战死的家庭每人发放五年抚恤金,五年之后,若长子未满十八,则发放至长子年满十八岁,期间免除所有农税。抚恤金按照每月五石粟米的标准,折合成钱发放。”

  赵国此前除了贵族之外,普通的士卒并没有所谓的抚恤金,死了就死了,最多派人通知家里一下。当然,更大的可能性是通知都不通知。

  这件事情赵括早就想做了,但是赵国财政一直支撑不起,直到盐铁煤炭收回国家专营,才慢慢有足够的资金支撑赵括一点点实施自己的想法。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

  “臣保证,所有钱财全部会一分不少落入士卒们的亲属手中。”魏无忌郑重地说道。

  赵国所有人都知道,赵括对士卒极为看中,就算是那些因为赵括打算开启民智而不悦的贵族,也不敢在这方面违抗命令。

  毕竟开启民智还是一件不见踪影的事情,而之前落下的人头血迹可还没干。

  地位越高,越珍惜自己的性命,不到万不得已之时,绝不会选择冒险。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