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三十八章 考察民情_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出去,对赵国的财政实在是有些把握不准,所以刚刚没敢提。

  “只要本王在,钱不是问题。”赵括澹定地说道。

  现在天下除了秦国之外,其他国家都开始流通纸币,甚至魏国和韩国官方都开始用货币了,完全不知道这玩意对他们会造成什么影响。

  在他们看来,以前能用铜、金、布、粮食作为货币,现在用纸作为货币也没什么问题,毕竟现在的纸可是非常贵的,本身就具有价值,和其他东西没什么两样。

  而且能够随时兑换成铜板和购买货物,本身又方便,谁会拒绝呢。

  而且随着赵国越发强大,纸币的信用也会越发坚挺,就连偏远的越国,和楚国江南地区,都出现了纸币的踪迹。

  纸币流通到哪里,赵括便能收割到哪里。

  可以说,如果赵括选择不当人,这些国家的经济全部都要崩溃,回归到原始以物易物的时期,不过这对赵国来说也没什么好处,赵括不可能去做。

  唯一油盐不进的就是秦国,重农抑商之下,秦国根本没有多少本土商人,仅有的一些还都是小渣渣。

  后来有名的巴氏和乌氏两大土豪,巴氏已经依靠进贡朱砂和秦王搭上了关系,开始暴富之路,乌氏还不知道在哪放牧呢。

  而秦国官方买卖又基本上都是以物易物,很少会用钱币交易,导致纸币很难流通到秦国。

  不过赵国商会最近正在想办法勾搭巴蜀过来的茶商和丝绸商人,把赵国的商品打入秦国。

  “大王英明。”黄石公俯身一拜。

  “一事不烦二主,这两件事本王就拜托先生了,本王会命赵国商会全力配合先生。”赵括扶起黄石公,郑重地说道。

  “多谢大王。”

  黄石公怀揣着极大的信心离开了。

  送走黄石公,赵括起身朝宫外走去。

  君主一味的待在王宫中是不可能治理好国家的,只有亲自到外面走一走,足够了解治下,才能知道自己哪里没有做好,应该做什么。

  赵括便是这样给赵国一众大臣说的,一众大臣听完觉得很有道理,于是赵括便可以名正言顺的‘考察民情’了。

  当然,护卫是少不了的,虽然上次威胁了秦国,秦王再派出刺客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决定彻底撕破脸皮了。但赵括绝对不会将自己安危放在对手的决定上面。

  贲和盖聂一左一右护卫着赵括,至于炎熊,这家伙太显眼了,一丈多高的身躯,走在大街上跟个灯塔似的,整个邯郸就不认识他的,跟在赵括旁边,百姓一下子就认出赵括了,所以被赵括丢去军营和廉颇练兵了。

  邯郸很繁荣,即便是城外也出现了大片的商业区和住宅区,过往的车辆不绝如缕。

  百姓们通过以工代赈也有一些钱,虽然不多,可能还是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但好歹能为自己和家人购置一件冬衣了。

  条件好点的,还能买点碳,留着最冷的几天使用,帮助家里的老人渡过冬天。

  街道上各种叫卖声不断。

  纸币的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在邯郸,你可以看到天下各地的商人,不管是南方的吴越人,还是西南的巴蜀人,甚至连北方的胡人都有。

  他们操着并不流利的赵国语言,费力地沟通,彼此间虽有争吵,但是没有人动武,盖因赵国坊市的管理人员就在不远处看着。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