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们不生产人才_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这么顺利。…

  「白起的实力确实堪称恐怖。」荀子开口说道,他也是懂带兵打仗的,只不过目前还只存在于理论,没有实操过。

  不过这并不妨碍他看出无论是乐毅、廉颇,还是赵括,单独面对白起的时候都是出于下风。如果秦军之中有几个文臣帮助白起的话,这一切可能都会逆转,现在战败的可能就是赵军了。

  「看来大军中有文臣还是有好处的。」鲁仲连说道。

  各国谋士很多,不过基本上都是跟在君主身边,跟随大军中协助指挥作战的还是极少的,大多数都是由将军的门客担任。虽然门客中也有顶级谋士,但毕竟是少数。

  「秦国什么都不缺,就缺顶尖的文臣。

  」黄石公笑着说道。

  关东各国认为秦国是蛮夷、养马的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秦国历来只重武功,不修文治,秦国历代相国,绝大部分都是来自东方六国。

  张仪、甘茂、商鞅、魏冉、楼缓、孟尝君田文、范雎等等,包括后来的吕不韦、蔡泽、昌平君、李斯、冯去疾也都是出自六国。

  而秦国自己培养的顶级文臣只有樗里疾等寥寥数人。

  诸子百家除了兵家之外也全部出身关东,赵国的法家慎到,儒家荀子、虞信,魏国的纵横家张仪,卫国商鞅,宋国的庄子,鲁国的孔子,邹国的孟子,楚国的鹖冠子,齐国的阴阳派邹衍等等。

  唯独秦国,除了能打仗的,诸子百家一个都没有。

  可以说,秦国就是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最贫瘠的土壤。

  有句话叫,他屯粮食我屯枪,他家就是我粮仓,用来形容秦国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不生产人才,我们只是人才的搬运工。只要我福利待遇好,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让每个人都能升职加薪,你们培养再多的人才,那也都是额滴。

  没错,老子就是要拿你的,用你的,还要打你。

  你奈我何?

  说实话,东方六国不是不知道这些,但是没有办法。

  一方面,每个国家上面的位置是有限的,他们提供不了那么多位置,人才自然会流逝到秦国。

  另一方面,楚国、秦国、赵国、魏国都曾针对过秦国,但是最多一代君主,第二代政策就改变了。

  商鞅变法强吗?

  强。

  东方六国哪个没变法?

  秦惠文王干掉商鞅之后,依然坚持用商鞅的政策,东方六国能做到吗?

  做不到。变法的那代死后,最多坚持一代,当初变的就被废除的一干二净了。

  当年秦惠文王如果和楚国干掉吴起之后,废除吴起变法的政策一样,废除商鞅的政策,秦国想要一统天下只能在梦里。

  而且秦国连续六代明君,秦武王和秦昭襄王之间最动荡的年代,也有宣太后和魏冉撑着。

  人家宣太后是私德有亏,但是对秦国可是仁至义尽了。

  有人喷赵姬和嫪毐勾搭,但是很少有人去喷宣太后和义渠王勾搭,因为人家确确实实的为秦国搞了一大片土地。

  别说在此之前了,就是往后数两千年,有几个女人能做到?

  在国家大义面前,区区私德算得了啥?况且丈夫都死了,老娘又不是在丈夫活着的时候勾搭的。

  。

  写网文太难了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