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50章 无心插柳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50章无心插柳

  嘉士伯基金会能联合哥本哈根大学一起联名发电报也是有原因的。

  嘉士伯基金会虽然名字上听起来是嘉士伯公司的,但实际上这个基金会已经被嘉士伯啤酒的老板雅各布送给了丹麦皇家科学院。

  嘉士伯啤酒能够在竞争激烈的欧洲啤酒市场上胜出,还真是拜技术所赐。

  当年创始人雅各布就创造性地在啤酒厂里建立了一个实验室,也就是著名的嘉士伯实验室,他的目的是希望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酿造,而不是过往单纯依靠经验。

  经过了反复的研究,实验室还真的推出了一个创新的酵母培养过程,彻底改变了彼时的啤酒酿造工艺。

  这个酵母菌株甚至一直使用到现在,相当产量的啤酒都是用的这个最初的酵母菌后代。

  创始人雅各布差不多19世纪70年代时,与一些科学家、作家的讨论后,便萌生了创立基金会的想法,紧接着就把所有权转交给丹麦皇家科学院。

  因为皇家科学院是丹麦唯一独立运行的专业机构。

  基金会的主席同时也是嘉士伯啤酒公司的监事会主席。

  在嘉士伯基金会成立之初,五名董事会成员就由学院提名。按照规定,成员必须是来自不同学科的科学家,而不仅仅只是金融、律师等商业领域的代表。

  这是雅各布的遗愿,以科学为根基的嘉士伯基金会,可以确保自己去世后,嘉士伯的啤酒酿造工艺仍然能够持续得到发展和优化。

  他的想法倒是实现了。

  后世嘉士伯公司最大的股东依旧是丹麦皇家科学院下的嘉士伯基金会,拥有75%的投票权。

  既然是已经属于丹麦皇家科学院,当然对李谕这种科学界翘楚非常感兴趣。

  一天多的航行后,李谕和吕碧城抵达了哥本哈根的港口。

  目前嘉士伯啤酒公司的管理者还是雅各布的儿子卡尔,他带着嘉士伯实验室的主任索伦森亲自来迎接李谕。

  每次李谕都要解释一番自己的这个发型问题。

  观念的改变真是不容易啊。

  其实一直到了二十一世纪,丹麦瑞典之类的北欧国家也是不太待见亚洲人的,也不仅仅亚洲人,甚至南欧人都不太待见。一方面这些国家真心有钱,福利好得不像话,当年连加入欧盟都不屑一顾;另一方面也确实冷,大家在室内待的时间比较长,不如南欧人那么热情。

  但东方人的特征整体上还是很明显的。

  卡尔差不多认出了李谕二人:“你就是李谕院士吧?”

  李谕回道:“没错,是我。”

  “真是与我印象中有点不一样。”卡尔说。

  卡尔又介绍了身旁的嘉士伯实验室主任索伦森,然后几人便来到了嘉士伯公司所在地。

  卡尔对李谕这种科学大咖还是蛮尊敬的,由于时近中午,先安排了一场午餐。

  丹麦的饮食特点是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