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5章 争议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在维也纳大学医学院读完的大学。

  “竟然是尊敬的玻尔兹曼教授先生!”弗洛伊德说,“您怎么来我这了?”

  玻尔兹曼说:“这位李谕小友说你有让人心情变好以及增进睡眠的办法。”

  “李谕?”弗洛伊德一愣。

  “就是那位名扬四海的清国科学新星。”玻尔兹曼说。

  “我想起来了!”弗洛伊德说,“我还在想能不能把你写的熵增定律应用到心理学上!”

  “额……”李谕笑道,“熵增定律其实是玻尔兹曼教授的公式所展现的,我不过做了一点扩充而已。”

  弗洛伊德并不太懂物理学,于是又对玻尔兹曼说:“教授先生莫非是出现了焦虑情绪,导致睡眠不好?”

  “确实有时心情会烦躁,该不是生病了吧?”玻尔兹曼问道。

  弗洛伊德是个明白人,立刻说:“当然不是!如果这都算生病,那人人都是病人。”

  “这样就好!”玻尔兹曼说。

  “您的焦虑情绪是如何产生的?”弗洛伊德继续问。

  “工作上、生活上,都有一些令人不愉悦的事情。”玻尔兹曼说。

  玻尔兹曼生活中确实也蛮坎坷,孩子早他离世。

  弗洛伊德想了想说:“您可以设想一种状态,唤醒本我,比如设想一种您向往的美好未来。”

  玻尔兹曼说:“很困难,如今的科研环境下,许多人无法接纳我的观点。除了这位李谕小友,我看不到特别多的所谓美好未来。”

  弗洛伊德又说:“那我换个提问方式,假如奇迹发生了,有很多人能够接纳你的学说,会发生什么?”

  “我并不想思考这样没有意义的问题,”玻尔兹曼却说,“因为没有意义,以如今的境况,短时间我想不会有什么改观。”

  弗洛伊德接着说:“没关系,只是简单的想想。”

  李谕有点明白弗洛伊德的意思了,他所做的就是后世心理咨询里非常好用的“奇迹提问”,是在引导玻尔兹曼的心理思路。

  通俗理解就是通过提问,让对方心中产生一个美好的幻想,或者说新的人格,这个人格活在未来。

  让对方想象一个自己也觉得美好的未来,这时候他就能够通过未来回看现在的自己。

  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不过的确属于心理学上非常巧妙的一种构思。

  因为我们都知道,从现在看向未来,看到的往往都是困难、焦虑、痛苦。除非是在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不然真的感觉未来充满艰难险阻没有思路。

  但如果从现在看向过去,你不仅能看到过去自己的不堪,还会发现很多事情压根无所谓,很多过往的困难明明也有很简单的处理方法,当时自己却就是不知道!

  玻尔兹曼凝神想了想,“如果真的那样,我想我会真正欣慰地在课堂上向学生们讲述分子的理论,讲述热力学的本质,那才是引导学生正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