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7章 喜事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7章喜事

  以常理看,几百万字的大部头翻译整理,绝对会花费数年甚至十余年。

  历史上亚氏的著作在1920年代就开始翻译为中文,不过只是在学术圈里小范围流通,直到1980年代才开始受到追捧。

  苗力田先生是专门研究西方哲学的,他后来重新翻译了亚氏全集,他在序言中还讲了亚氏全集的发现过程。

  大体就是亚里士多德死后,其书稿被朋友、学生们几经辗转,其中有100年放在一个朋友家的地窖里。

  欧洲那个时候又到了罗马时期,亚里士多德死了200多年,到了公元前60年,吕克昂(就是亚里士多德创建的学院)第十一任主持人安德尼罗河才终于拿到书稿开始整理。

  苗力田这么充满疑问地写道:

  “这是一个伟大传奇的故事,虽然听起来感觉非常凄婉,但是总难免让人产生疑惑。因为吕克昂就是亚里士多德一手创造的,他亲手创造的学校在他去世整整250年当中,没有任何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学术论文或者作品流传下来,甚至没有人提到他,这件事情不感到很奇怪吗?

  ……

  更让人遗憾的是,安德尼罗河留下的这部全集,居然也没有流传下来,全都丢了,而且连目录都没有留下。”

  他还发现,古代研究希腊哲学的学者,也一句都没有提到亚里士多德。

  此后,苗力田又写道,整个罗马时期,仍然没有人提及亚里士多德的存在,查士丁尼大力发展基督教后,更是严重,几乎只允许教会学校存在,讲授神学。

  后来阿拉伯人翻译了亚氏全集,13世纪又翻译成拉丁文,不过阿拉伯文的著作也没有任何遗留。

  今天摆在李谕面前的这套全集,是柏林科学院花了四十年时间整理完善修订出来的。

  至于其中有多少是后人加入的,早就完全不可考。

  这些只是事实描述哈。

  话说李谕是真的太能体会国人现在的心情了,是真的信老外说的各种话。

  原因嘛,就是自卑呗。觉得咱们自己的文化太落后,要不后来连鲁迅这种大佬都赞同过废除汉字改用字母文字。

  直到李谕穿越前,中华开始复兴,大家才慢慢重拾自信,很多以前深信不疑的所谓“公知言论”一个个开始瓦解,大家渐渐发出质疑之声。

  质疑本身没啥好批判的,毕竟以前欧洲一直在质疑咱们,礼尚往来嘛。

  西方人自己都说,进步是在互相的质疑、批判中成长。

  所以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有了点质疑之声,网上很多人就急的跳出来,似乎连讨论讨论都不行。

  可能是因为亚里士多德太特殊,是西哲老祖宗,西方的至圣先师。

  目前一种主流的观点是,亚里士多德这个人就算不存在,肯定也有个原型,后世一些著作都套到了他头上,毕竟这么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