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九十九章 会场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学家,但被诺贝尔抢先,再搞的话有点山寨之嫌。

  正巧能斯特知晓索尔维的想法,便提议让他出资召开学术会议,把全欧洲物理学界的名家大腕儿全请来,好吃好喝地招待,然后大家就物理学的前沿问题畅所欲言。

  能斯特甚至对索尔维特别声明:您也可以在大会上发言,讲述您的宇宙理论。

  索尔维觉得这主意不错,于是和能斯特分工协作,进行会议举办的推进。能斯特负责找人和准备议题,毕竟他对科研圈子比较熟;索尔维负责出钱和总后勤。

  能斯特是普鲁士科学院的院士,认识的人不少,首先找到了普朗克。他把最开始的会议草案给了普朗克,普朗克看后回复道:

  “我在你的手稿纸边作了评注;此外请允许我再谈几点更一般性的看法。

  如今大多数物理学家,包括你建议必须与会的一些人,并没有真正对量子问题感兴趣或者做深入研究。在你提到的所有那些人中间,我相信只有爱因斯坦、洛伦兹、维恩会对问题认真地感兴趣。

  而且你还忘了一位重要人物——李谕。

  如果少了他,我想这届会议会少了许多权威性。

  所以阁下千万不要忽视这份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

  但即便如此,能够邀请的人也实在太少。因此我建议延期开会,过一年或者两年,那时我们再进行审视,看现有理论中张开的裂口怎样发展。或许一些尚保持一段距离的人们也不得不参加进来。”

  能斯特挺尊重普朗克的意见,拿给索尔维看后,索尔维却感觉没必要等,直接发出邀请函,自然也给李谕发了一份。

  ——

  到达比利时安特卫普港时,迎接李谕的是爱因斯坦和另一位年纪不太大的中年人。

  目前的爱因斯坦在其他大腕儿面前,还是个“小卡拉米”角色。

  “东方的科学巨子李谕,我们又见面了!”爱因斯坦说道。

  为了参加这次会议,他特意打理了自己的发型,人显得非常精神。

  李谕同他握手道:“爱因斯坦先生,好久不见。”

  爱因斯坦给他介绍了旁边的人:“这位是来自法国的m·德布罗意,你一定不敢相信,他是法国的公爵!”

  李谕立刻反应过来,这位m·德布罗意就是那位大名鼎鼎的提出物质波、靠着一篇只有一页的博士论文就拿到诺贝尔奖的德布罗意的哥哥。

  现在德布罗意还在求学,走上物理的道路,与他哥哥参加了1911年索尔维会议关系匪浅。

  李谕与m·德布罗意也握手道:“非常荣幸见到您,公爵先生,以您的身份投身科学,令人难以置信。”

  m·德布罗意说:“我的父亲更加感觉不可思议,他生前甚至说‘在德布罗意家族,科学不能是一个职业’。当时家里只给了我一间房子作为实验室,而且条件是不能辞去海军职务。”

  李谕说:“那么公爵先生现在还是一名军人?”

  “算是。”m·德布罗意说完,招呼过来司机,驾驶着一辆雷诺汽车带着李谕和爱因斯坦一起前往布鲁塞尔。

  爱因斯坦调侃道:“我不久前刚买了一辆自行车,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再买一辆汽车。”

  m·德布罗意说:“这辆车隶属海军部,并不是我的。”

  爱因斯坦更羡慕了:“我在苏黎世大学,他们每年只给我几千瑞士法郎薪水,压根买不下一辆汽车,更别提为我专门配备汽车。”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