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三十三章 一灯如豆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赖孙黄两位先生之力,国基从此巩固,皇室受福无穷。”

  李谕听着着实有些搞笑。

  仅仅三四年前,载沣还把孙、黄两人当成死敌,一定要除之而后快。现在却坐在一起吃饭,而且从最后一句话透露出的真实目的就可以看出来,态度非常谦卑。

  但也说明载沣至少懂得变通。

  孙先生说:“王爷在辛亥时期自动退位,承认共和,避免国内一场血战,历史罕见,实乃明智之举。”

  载沣一定心想,我倒是想打,但士兵不听我的怎么办?总不能让那帮子八旗军上去送人头吧?

  于是载沣说:“不仅是我一个人的决策,还有英明的太后。”

  孙先生说:“王爷终究身为皇帝的生父和摄政王。在逊位问题上,你能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而把家族的利益摆在第二位,极其难能可贵,这是有益于革命、有政治远见的爱国行动。”

  载沣无奈地笑了笑,自己当时都没想到过这些,但嘴上还是说:“孙先生看得透彻。”

  宴席的最后,孙先生让李谕拿出便携式照相机拍了一张照片,然后亲笔题字“醇亲王惠存,孙文赠”,送给了载沣。

  载沣接过照片,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

  回到湖广会馆时,孔祥熙立刻笑盈盈小跑过来:“孙先生、黄先生,在下孔祥熙,中美同盟会以及山西商界代表,已经在这儿等候多时。”

  “里面谈吧,”孙先生对这种突如其来的会晤早就见怪不怪,对宋霭龄说,“拿出材料。”

  孙先生研究过在山西修建铁路的事情,就座后直接说:“我听霭龄说过,你们孔家在山西的生意不小,也经营煤铁买卖,我想要是修一条铁路,连接大同以及太原,继而可以与正太铁路相接,将山西的煤铁运到京津地区以及上海,将同时让多地受益。”

  孔祥熙说:“孙先生高瞻远瞩,这条铁路的重要性不亚于正太线,修好后,对全国之实业都有难以估量的作用。”

  孙先生立马叫来詹天佑,继续研究铁路大业。

  李谕当然知道,他们所聊的就是同蒲线。

  经常看抗战片的估计都听过很多陇海线、正太线、津浦线之类的名词,可能没有深究,其实只要是能明白这几条铁路,对理解战争史帮助很大。

  民国时期,国内无非就是六条主要的铁路,其中有三条是大动脉,三条是支线。

  三条大动脉是天津-南京的津浦线,北京-武汉的京汉线,连云港-兰州的陇海线。

  其中津浦线和京汉线这两条南北向的已经修好。

  陇海线工程量更大,还要修个几十年。

  三条主要的小支线是青岛-济南的胶济线,太远-石家庄的正太线,还有就是目前尚未修建的同蒲线。

  换句话说,这六条主要铁路,晚清最后十年已经完成了四条。

  另外还有一条平绥线,北京-呼和浩特,也经常出现。

  孔祥熙作为经商鬼才,不可能不懂“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山西资源丰富,不仅其他省份眼馋,他们也想卖出去挣钱。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