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15章 辗转_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一开始,各种势力就默契地将自己引入一个陷阱,然后不约而同地落井下石。

  只不过他猜不透这个阴谋的策划者到底是谁,日本人?革命党?甚至是封建思想以及他固守的传统文化?

  袁世凯心中无法肯定。但百分百可以确定的是,他成了这次恢复帝制的罪魁祸首,这个责任无论如何都要由他承担。

  早在三月初,袁世凯就决心取消帝制,但他并没有一开始果断放弃皇帝宝座,犹豫的举动反而又加强了反袁势力的决心。

  一直坚定支持袁世凯不要取消帝制的是他的大公子袁克定。袁大公子给出了不少建议,什么南方军队并不可怕、军费也不充足、内部有组织问题等等;而北方大局已经稳定,如果决策上反复横跳,就会引起动乱云云。

  不过袁世凯显然已经不想听袁克定的忽悠了,只想尽快解决问题。

  他特邀徐世昌、段祺瑞、黎元洪参加了最高等级的会议,决定撤销帝制,取消洪宪年号,让徐世昌出任国务卿,并且重新启用段祺瑞为陆军总长。

  ——这个国务卿称呼挺有代表性,此前说过,民国初年,宋教仁与袁世凯关于总统制与内阁制进行过一次大争论。

  总统制就是美国那种,总统权力很大,是袁世凯希望的。

  内阁制嘛,总统就是个吉祥物,权力在内阁总理手中。

  而总统制下,就有个权力颇大的国务卿职位。

  从这一个小细节看得出,袁世凯想给自己留个后路,希望不当皇帝后,还能当权力颇大的总统。

  实话说,这个想法真的相当不成熟。

  反正袁世凯已经在3月23日下令取消帝制。满打满算的83天皇帝生涯中,他没有举行登基大典,没有戴皇冠,没有穿龙袍,充其量只是一个闭门天子。

  目前的局势嘛,又是南北和谈。

  居仁堂中的袁项城此时很有老态龙钟的样子,神情满是忧郁,行动也变得迟缓,但还在痴心妄想着能够继续做总统……

  他身边基本没什么可以用的人了,老友徐世昌很快就退去了国务卿一职,留给段祺瑞。

  徐世昌跑去了老家种菜、修果树。他在临走时曾对袁世凯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已经实在没有精力再卷入风云变幻,等尘埃落定后,我会归来帮你收拾残局。”

  徐世昌一语成谶,没多长时间,他就从河南返回,替他的这位老友主持了葬礼。

  李谕和梁启超聊了一会儿,唐绍仪也到了。

  他见面先给李谕开了个玩笑:“听说疏才兄弟弄明白了物质组成,现在我只要一见你,就像看镜子,不对,比镜子还要可怕。”

  梁启超问:“此话何解?”

  唐绍仪说:“因为他知道我是由什么组成的。”

  梁启超道:“少川兄这么说,我也有点害怕了。”

  李谕笑道:“把我说成了火眼金睛。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