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96章教导师进驻_大国崛起1644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传来新的氢气生成方案,宋应星非得为了制出“电”而发疯。

  虽然电解水不实际,但好在排水集气法还算实用,欧洲人能制出氢气,却无法收集的问题,在宋应星手上终于得到解决。

  氢气是制造并收集出来了,但使用金属与酸制氢法,产量并不能满足氢气球的庞大需求,加上如今储存技术不过关,很难批量生产储存。

  也就是说,全力生产,满足一只氢气球升空还行,大量储存,用于军事用途,几乎不可能实现。

  于是宋应星跟他的团队,开始了长达几年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方向,从一开始的如何储存氢气,慢慢衍变成了,如何利用其它物质,制取氢气。

  经过不断研究,宋应星终于发明了一个新的制氢方法强碱与铝或硅制氢法。

  强碱与铝或硅能直接生成氢气,而且只有氢气这种单一的气体。

  也就是说,不再需要使用所谓的排水法,只需将强碱与铝放在热气球上,再设计一个充气装置,就能直接将氢气,冲入气囊之中后世一般给民用氢气球充气,都用此方法。

  当李鸿飞提出飞艇计划时,宋应星提出的最大难题,并非如何收集氢气,而是如何自造推进器。

  “推进器确实是个难题,不过你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比如这天空,是不是与海洋区别不大?热气球利用风力推动前进,跟战船在水里,利用风帆作动力,又有多大区别?”李鸿飞提供了一个思路。

  确实,以前的战船,能在水里驰骋,除了依靠水流外,更多则是依靠风帆作为动力,当然这些都是同一方向的作用力,要想改变方向,则需完全要依靠船桨。

  “您的意思,是我们在热气球上安装船桨?”有人反映很快。

  “貌似能行得通,大家平日里扇扇子,也能制造风力,将扇子造的大点,未必不能催动热气球改变方向。”

  “如果有可能,我们还能将蒸汽机搬上热气球,再给热气球安装船桨,就像蒸汽机带动明轮那般,那样即使逆风而行,也不是没有可能。”

  “”

  好吧,思路一旦打开,这些研究人员立刻思如泉涌,有些人的还算靠谱,比如制造大型扇子,后世飞机上的螺旋桨,不就是“大型扇子”嘛。

  但有些人却是有些异想天开了,比如将蒸汽机安上热气球先不说如今蒸汽机的功率,单是蒸汽机的体积与整套设备的重量,就不是热气球能承受的。

  李鸿飞也不好打击大家的积极性,只能笑着说道:“大家思路都很好,不过千万不能好高骛远,咱们可以先从最简单的做起,比如先想办法控制飞行方向,再想办法增加速度。当然,前提是要保证飞艇的载重能力,别到时候给我整个比热气球运载能力还低家伙,那种东西,别说我,就是空军的兄弟们,也不会买账的。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