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53章 第十九具分身_神隐山海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回头再说说本尊陆丞。

  他躲在鸿蒙珠中,被陆蝉丢在地球上的晚清时期。

  1840年,乃是中华民族百年劫难的开始,也是九州大陆灵气衰微的年代。

  陆丞汲取了半片造化玉碟被砸碎的鸿蒙之气,在颈后大椎穴又开辟了一个小世界,然后斩出一丝元神,从鸿蒙珠中放出来,投入母腹,再造分身。

  这具分身名叫“陆抗”。跟三国时期陆逊的儿子重名。当年的陆抗曾任建武校尉、镇军大将军,也算是历史名人。

  陆丞的分身陆抗,出生于福建武夷山,九曲溪边上的星村。

  星村名义上叫村,实际上是一个乡镇。

  这里的人很富裕,主要靠做茶叶生意发财。

  早在清朝的道光(1821-1850)年间,徐经《雅歌堂集》卷十、上制府议禁种茶书写到,“其时建人以武夷所产出易于粤,亦甚寥寥。其后召集粤人聚于星村,通洋之市逐以武夷主之。而凡建属之产尽冒武夷”。星村人的洋财,来源于茶叶对外贸易。

  鼎盛时期,星村有茶行、茶庄近千家,大的茶行有百来个碳焙窟,小的茶庄也有三十几个焙窟,几万个焙窟同时烘焙茶叶,产生的茶香随风而飘绵绵数里,给去往星村的人一种未谋星村面,已闻茶中香之感,。

  当时有句谚语:“茶不到星村不香,药不到樟树不灵”。这句谚语说明清朝的两大贸易集散地,福建星村镇是茶叶集散地,江西樟树镇是药材交易集散地。

  那时的星村餐馆、客栈、茶行林立,夜晚灯火通明,被称为“小杭州”。

  把武彝茶制作工艺与武夷茶种带到印度的英国植物学家罗伯特-福琼,在游记中描述:“星村是一个小镇,建在闽江某一条支流的溪岸边,这一条小溪把武夷山分为南北两部分,也把小镇分为两半,中间一道桥梁把他们连在一起。镇上有很多客栈、饭店和茶叶店,给前来这儿的茶商和搬运工们落脚。周围山上出产的大量茶叶,都被运到这儿来进行交易,然后送往崇安县,翻过武夷山运到河口去。”

  陆抗出生的家族,便是一个中等规模的茶商,在武夷山上有数百亩茶园。

  陆丞之所以将分身投放在此处,是因为他不想干预历史进程,看不得城里百姓水深火热,干脆躲在深山里享清福。武夷山中还有稀薄的灵气,比城市中浑浊的空气好得多。

  中华民族注定要经历磨难,只有经历了足够多的磨难,才能凝聚人心,浴火重生,这个过程不需要陆丞去插手。

  陆丞来到这里,只是想躲一顿时间,避开鸿钧老祖的探查,没必要横生枝节做什么大事。

  陆抗的父亲名叫“陆芸商”,年轻时考中了秀才,此后多次参加考试都未能中举,于是继承家业做了茶商。他的母亲名叫“王婉莹”,出自一家富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