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90章 父慈子孝,叔蹦侄跳_我登基早:称帝七十年过分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乾清宫中。

  朱见深坐在龙椅之上,手中拿着辽东的详细军文,以及每年军费饷银花销。

  兵部户部对辽东事的所有文书都摆在了朱见深的御案之上。

  辽东地理位置重要,可以说是除了两京之外,常备军队最多的地方,在庞大的体系城池中有十五万兵甲,这十五万兵甲中包括辽平府石彪直接统辖的四万精锐,包括一万,永乐年间就归顺大明的蒙古,以及女真族兵士。

  朝廷每年需在辽东额外发放饷银三十万。

  朱见深虽然不会打仗,但却会算账。

  现在看起来大明在关外的地盘越大,每年的开支就会越大,看似是个赔本的生意,但数年之后,拥有庞大资源的辽东,就不会是一个累赘,反而会成为一个香饽饽。

  在朱见深对于未来的展望中,北方至西伯利亚,都应该是大明的后花园,毛熊就应该老老实实的呆在他们的老窝,不应该往东跑。

  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之事,朱见深没有理由不做。

  这十五万大军的统辖者是石亨,可现在的朱见深却在研究一番后,决定在今年就将石亨给调回来了。

  因为自己的父皇弄不好明年就回来了,他不想看到朱祁镇与石亨出现在同一个地方。

  时间紧,任务重,就只能早早的将石亨调任回来,而后在京呆上一段时间,然后就让石亨去云南。

  实际上,朱见深一直都有一个打算,将几十万的京营训练成能够打硬仗的强军,所以这次去石亨去云南,就还要有一个任务,要带着数万的京营士兵去云南,用两三年的时间打一场硬仗,天天操练只是让他们的素质过硬,但并不代表他们是一支能够为大明不断带来胜利的强军。

  血与火的战场,才能凝结出一支强大的军队。

  而那些常年安逸的武勋孩子,朱见深也不愿意让他们在京师里面天天不务正业了,等到石亨回来之后,会让石亨挑出来一些人带着去云南。

  武勋的孩子们比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在军中进步快,只要入了军伍,不出数年就能成为军中的中层管理者,可常年的太平会让他们成为眼高手低,纸上谈兵的人,让这样一帮人在军队中身居要职,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可让石亨回来,朝鲜两国的局势一定升温,这对于辽平府,对于石彪是一种考验。

  赵辅在汉城能够起到遏制的作用,可却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

  而在让石亨回来之前,朱见深准备让石彪先回京一趟,旨意在数日前已经发出去了。

  石彪这个人,朱见深还是想要重用一番的。

  正当朱见深想着事情的时候,张保快步走入了乾清宫。

  “陛下,太上皇的蒙古文字已经翻译好了,哎,陛下啊,翰林院中博学之人数不胜数,可懂蒙古文字的却寥寥无几,这还是找到了一个忠顺侯吴克忠将军,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