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章 规律_修仙从成为转生者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藏精纳气,其行属水;肝疏泄藏血,其行属木;脾主运化,统血,其行属土。”kΑnShú伍.ξà

  “而除了人体,世间万物但凡生命者,亦都从此道理。恰似鱼儿亦有五脏六腑,只是形式不一。而类似蜉蝣、虫豸之诸,则是以外壳为骨,甚至有脏器在外者……”

  老者毫无疑问,仍然在讲述医学部分的内容。但是,苏叶这一次却从中听到了更多。

  “君臣佐使,五脏五行……这的确都是中医当中记载的内容,但是……”

  老者讲述的,极为完全。

  其中涵盖的内容,比自己想象的要多得多。比如说,为什么五脏对应五行,其中运转的原理又是什么,要如何去以药草填充或平衡五行等等。

  不仅仅如此,一般来说,讲述岐黄之术,只需要讲述人体的部分便罢了,但是老者举例之中,却也讲述了一些人体与其他生物对应的部分。

  比如,鱼。

  鲤鱼!

  难道说,这些也是在征兆着什么不成?

  苏叶陡然间回过神来。

  其实,医学,不一定仅仅只是讲述了医学的部分。

  如果只流于表面去看待那些内容,老者讲述的自然只是单纯的治病救人,区分草药,以及人体器官的生克。

  但是。

  用药的君臣佐使,人体内脏蕴含的自然规律。其实,这些无一不是“天地造化”。

  难道说……

  想到此处,苏叶猛地醒转。

  他陡然想起了这些日子之前老者讲述的内容。这才陡然发现。

  无论是农学,工学,医学,杂学,甚至包括文字礼仪,其实,都是从“道”衍生而出的。

  一门学问,不可能凭空诞生,不可能枯想就能够创造出来。

  一门学问,往往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几十代几百代人不断地完善,根据人所需求,根据天地规律所记载归纳而出的。

  钻木之所以能够取得火种,并不是因为木头中有火,而是因为这本身就是既定存在的一种规律。

  神农尝百草,是因为尘世之上已有了百草。

  畜牧,是因为找到了牛、羊、猪的生活规律,并加以利用,养蜂人不会强行改变蜜蜂的作息,因为那样得不到蜂蜜。

  南橘北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原来如此……”

  苏叶明白了。

  为何老者昨日会说,“先有道心,方能问道术”。

  其实道理很简单。

  因为“道术”只不过是流于表面的东西,而且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或者可以称作为“护道之术”。

  这种“术”有无数种形式出现,不一定非得是法术。医学中的药方,本身便是一种“术”。

  而唯有老者说的“明道之心”,“道心”,才是修道之本!

  什么是“造化道”?

  造化道,即是天地的规律,造化的法则。

  而如此说来的话,农学、工学、医学、甚至是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