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番外:脑洞大开的李二_仙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儿,更是一次也没有发生。

  其实如果崇祯光是大胜的话,文官们也不一定鸟他,看看正德就知道了,正德也很能打,还带领军队打败了当时入侵中原的小王子,打的小王子在正德活着的时候,根本就不敢南下。

  可文官是怎么对待正德的?

  文官们的史书上关于这一战的记载大约是这样的:正德和小王子大战一场,此战持续一天一夜,正德亲自手刃一名蒙古人,此战共计斩获蒙古牧民数十……

  至于这么记载是否合乎逻辑,文官们根本就不在乎。

  脸是什么?

  不知道!

  不要追究细节,问就是天子失德!

  再问的话,那你的成分就有问题了!

  你还是不是士大夫的一份子?

  如果崇祯的脾气像正德那样好,那么他的待遇估计和正德也没多少差别,但是崇祯元年的大案,已经证明了这位少年天子脾气并不好,他是一个不在乎名声,真的敢杀人杀文官的皇帝。

  所以面对真正的硬茬子,文官们缩了,缩的比崇祯想象的还要快!

  不过崇祯却留了一个心眼,他还是没有回到北京,直接在辽镇建了一个临时行宫,同时处理天下大事。

  两年后,蓟镇、辽镇改革完毕,人口、土地彻底被崇祯掌握,老百姓和崇祯之间没有中间商。

  所谓的中间商,指的就是小吏、官员、乡绅。

  朝廷征收辽饷,一个百姓征收十文钱,然后到了底下小吏征税的时候,一个百姓就要征收一百文钱。

  而到了朝廷手里的十文钱,花出去的时候,吏部先漂没两文钱,到了底层士兵的手中,可能就只剩下一文钱了。

  正是这些中间商的存在,才使得体量那么大的大明,却打不过短小精悍的后金,虽然大明人口土地众多,可耐不住中间商多啊!

  老百姓出了一百份力,却只有一份力真正的落到实处,其余的九十九份,都落到了中间商的口袋里。

  而后金处在初兴之时,正是最为团结,最为公平的时候,一百份力量至少有八十份落到了实处。

  如果将大明的土地、人口都除以一百,再去和零点八倍的后金比较,便会发现,大明的优势其实一点都不大。

  崇祯四年秋,御前比武大会结束后,崇祯终于挪窝了,不过还是没有回北京城,他前往了大同,重复在蓟镇、辽镇做过的事情。

  崇祯六年秋,崇祯终于回到了北京,但还是不住皇宫。改革开始向整个北直隶蔓延而去,而有了之前的四年时间,也储备了足够多的基层官吏。

  有着这些基层官吏,虽然偶有波澜,但是大体上还是很平稳的。

  崇祯十二年,北方改革完毕,崇祯率领房奴勇士二十万,勇士候选四十万,官吏十万,宗室子弟百万,流民数百万南下南京。

  目的也很简单,讨饭去了!

  讨饭是老祖宗朱重八传下来的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