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书法四境(十更,求首定!)_大隋说书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起来有些类似隶书,有“蚕头燕尾”、“一波三磔”的特点。

  可又与隶书那延续秦汉之字的遗意,随体诘屈不同。显得更加的潇洒。

  笔走龙蛇,蜻蜓点水。

  看起来就有一股灵韵蕴藏其中。

  乍一看,惊艳异常。

  可是……

  李臻在看了约莫不到百息时间,眉头就一点点的皱了起来。

  想了想,他拿起了自己的酒盅,把酒盅之底压在了这个“永”字的下方,仅仅留出了一个“丶”。

  看了几眼后,又遮住了“丶”,露出了下方的“一”、“丿”,然后再次遮住,又开始看右边。

  就这么一点点的看,以遮字观旁的方法,把这一整个永字全都看完后,他伸手说道:

  “借笔一用。”

  红缨赶紧把笔递了过去。

  就见李臻在这个“永”字的下面,同样书写了一个差不多大小的“永”字。

  吹干了墨迹,递还给了孙静禅。

  孙静禅接过来后,盯着瘦金所书之“永”同样皱眉。

  只不过,比起李臻的沉默,她则喃喃自语:

  “点,如丹凤侧目,其形秀而有神。”

  “横,如疏影横斜,其状劲逸而丰神绰约。”

  “竖,如仙鹤独立,其韵优雅而卓立不群。”

  “撇,如宝剑辟邪,其锋毕露而所向披靡!”

  “捺,如风清细柳,其态飘逸而婀娜多姿!”

  “挑,如银针飞空,其势凌厉而破空有声!”

  “钩,如新月悬天,其意潇洒而不可捉摸!”

  “折,如老竹劲节,其骨瘦硬而断金切玉!”

  她越说越激动,似乎全身都在用力,到最后已是咬牙切齿!

  “好字!好字!好字!”

  连说三个好字,让李臻的脸有些红。

  可他还是说道:

  “我这字重骨轻意,便如人。人若无骨,全身血肉不过皮囊。而……看你的字,便给我这种感觉。你的字里少了些东西……就如同一个人明明外表丰满,内在却缺乏一种支撑的东西……”

  说到这,李臻不由得想到了前世练字时,他家老爷子说的话。

  眼底有些追忆的神色。

  声音也变得柔和了许多:

  “所谓的书法,其实也是有四种境界。第一境,便是“理通”,如何握笔,笔法是怎样,如何书写。就如同孩童牙牙学语,能说,能写,便是入门了。

  而第二境,则是“力遒”,说白了,就是知道怎么写字了之后,会用劲了。“丶”笔圆润,“丿、㇏”有锋。一个字,什么结构、怎样以力御笔,才是学问。“理通”与“力遒”的区别便在此。一个是能写,一个是会写。

  第三境,为“形美”。字写到这种境界,追求的便是笔力与美感。就如同一个人,体态俊朗、丰神如玉,让人一看便心生好感。可有的人却是身材五短、容貌猥琐,同样是人,可观之却是不喜。我对书法不敢言精,自问也就到了这种地步而已。

  而最后一境,便是“韵胜”。观字如观人,到了这种境界,书写之字便如同书写自己的人生一般,人,是什么样,字中其韵,便是什么样。我们在看字,实际上却是在观人。观书写之人内心,与他一同体悟究竟是什么样的经历,促使着他的字一点点打磨成现在这般境地。

  观一字,而知其心胸。虽是旁观,可亦感同身受。这便是我认为的书法四境。”

  说着,他看向皱眉无言的孙静禅,温声说道:

  “静禅先生之字,是极好的,比我强上太多。只是……我观先生其字,所入眼处却是一片空白。先生的人生,要么是境界太高,我看不到。要么……或许便是一无所有,到现在连自己要什么都还懵懂不自知吧?”

  轰隆隆!

  一道惊雷,自无名处而发。

  劈向了孙静禅的心。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