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仙醴欲醉绛红蓑_武林客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宁微捧起酒坛,鲜醴的汁液再次倾下,又为崇轩满满倒了一杯。几位长老瞪着面前的杯,却一人都不喝。不知他们是因为年纪太老了,已不能再消受这女儿之酒了呢,还是因为他们为崇轩年轻绽露的锋芒所摄,徒自感慨,却有些夕阳西下的迟暮凄凉,已喝不下去这樽美酒了。

  面对着锋芒毕露的年轻人,老人们总有些感慨的。越是感慨,便越是喜欢静静地回忆年轻时的光景,却不料就在这回忆,却连最后一点豪气也消磨了。只有在阳光的映照下,才能觉出萤火的惨淡,这又是永恒不变的道理。在这无人冲破的黑夜,五位长老就如峨冠博带堆成的坟墓,死气沉沉地壮美。

  崇轩缓缓将酒杯托起,慢慢旋转着,让掌心的温度将那酒杯温暖,于是女儿红长久窖藏的芬芳便被体气蒸出,栩栩然飘入他的嗅觉。崇轩微闭了眼睛,让这潮湿的意味将自己的神觉渐渐沁满,然后丝丝缠绕着包围起来。他宁愿让自己片刻沉醉在游离的触觉,不再理会这大地上纷扰的一切。酒气如龙所驾的羲和之车,轰轰然将海外的仙山蜃楼驮了过来,蔚然而成为秋神憩嬉的海之殿堂。他就卓然独立在这一切的间,接受最纯净的光芒的涤洗。他缓缓吐出一串字:“上官红已去了么?”

  宁微立即收起脸上的媚笑,肃然答道:“已去了,想必现在已入了少林寺!”

  崇轩闭着眼睛点了点头,一口将杯之酒喝干!

  冲天的大火并没有那么容易止息,尽管少林寺千余和尚尽皆戮力抢救,却哪里能够回天。那些僧人们深知藏经阁对少林寺的重要性,尽皆出尽了力气担水救火。但少林寺没有水井,日常饮用之水都是从二里外的山涧处担来。这时惶急之下,这二里路犹如海天遥隔,正应了那句老话:远水解不了近渴。一般僧人还在急急忙忙地将一桶一桶水辛辛苦苦地运了过来,那完全由木头建筑起来的藏经阁,却轰然一声,犹如火山崩倒一般,从天砸了下来!

  正忙着救火的僧人们立时乱成一团。藏经阁硕大无比,这时烧得透了,倒坍下来,周围几百丈内,全都是灰火乱舞。救火的僧人们围得正紧,被这烧得熊熊的木柱们压下,登时几十人便受了重伤。立时救火时候的呼喝吆叫变成了拼力挣扎的呲痛骂苦的声音。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祷告声响成一片。

  古时讲究佛门三宝,分别是佛、法、僧,这僧也列为一宝,恐怕很大的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平时端端正正地坐着,穿得光鲜明亮,以抑扬顿挫的声音大唱难懂但好听的佛经的缘故。高僧们都讲究做佛事的时候声音宏亮,有棒喝、狮吼之功用,可以振聋发聩,多渡一些有缘人,因此少林寺的和尚们在根深蒂固地崇敬如来之外,便都日日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