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七章:大破倭贼_大明之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磨其心性.........’吗?

  脑子很乱,学识也有限,不知道这句诗能不能对上号。

  记得前世阅读《明朝那些事》时,也没看到有关通倭事件的记载啊?胡宗宪好像

  肯定是穿越到了平行世界了,要不怎么会冒出这么个奇葩事来。

  脑子真的很乱。

  “不知.....诸位有何良策?需要......”知县柳东伯终于战战兢兢说出了第一句话。

  威慑效果很明显,未等柳东伯将话说完,张明远起身、转向、拱手一气呵成,淡淡道:“提审吴操之,详查通倭事件。”

  柳东伯仿佛片刻间苍老了许多,一生的精力被榨得一干二净,面容憔悴不堪,苍白如金纸,无力摆摆手,嘶哑着叹道:“有劳三位了,一切事物但凭三位处置,本官全无知晓。”顿了顿,又叹道:“老夫年事已高,该告老还乡了。”说罢,颤颤巍巍站起身来,踉跄着走向内室,自去上奏告老文书了。

  这几句话仿佛用尽了毕生力气,令其看起来更加苍老。

  ‘全无知晓’颇像前世的‘我什么都不知道’,对前世、今世最惯用、最通用的推诿责任的方式,张明远表示更加无语。

  不过事情得到了解决,下一步就是走好审讯关了。

  为加大保密力度,控制知情人范围,审讯吴操之的工作就落在了张明远、杜氏父子和罕皮四人身上。

  但审讯进行得不是很顺畅

  一间坐落偏远,四壁密封的地下室就构成了审讯现场。

  “杜老匹夫,你太过分了,老夫我犯了何罪?堂堂朝廷命官岂能容你非法拘禁,大明朝廷还有没有王法了?”被罕皮毫不客气扒掉官服的吴操之,兀自带着冲天怒火,嚣张地反抗着即将开始的被审讯。

  杜老爷子狠狠将惊堂木往桌子上一拍,大声喝道:“吴操之,你犯了何罪,难道你不知?还不从实招来?”掌握有确凿证据的杜老爷子自是信心满满,憋了几年的怒火终于爆发了出来,自信今日一定要将吴操之拉下马来。

  张明远有些无奈,为什么古代审案都喜欢用惊堂木砸一下桌子,难道是为了显示审案者的存在感吗?费什么话啊?直接海扁一顿,什么案情都明了了,反正确凿证据。

  还是特种兵审讯好啊!各种堪称划时代的审讯器材应有尽有,保证被审讯者挨不过一分钟。

  还有就是,作为刚硬的,以挨打为殊荣的大明官员,天不怕地不怕,岂是京堂一拍外加几句狠话就能撂倒的?何况这还属于私行。非得将就点策略,打打心理战才行。

  他对一板一眼的审讯表示蔑视。

  “笑话,老夫行事光明磊落,一生堂堂正正,岂是你这老匹夫所能污蔑的?”吴操之嘿嘿冷笑。

  虽然说的大言不惭,其实吴操之内心是崩溃的。自入侵抗倭组织基地的倭寇再被一网打尽,他就有点惴惴不安,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两天后,他发现并没有人找上门来,心中的大石头算是放下了一半。欲再找人打听打听,却突发现心腹刘四不见了,顿时,强烈的负罪感涌上心头,打算装点细软,携老带幼挂印而逃。正忐忑不安在家收拾东西时,突然接到知县想招,要他到县衙商议处置倭寇事,不祥预感就此而生,考虑到家中细软较多,一时半会收拾不完,又为表明自己清白身世,只能硬着头皮向县衙走去。

  很明显,今日不是他的黄道吉日。

  走入县衙地下室那一刻,他就后悔了,往日四处可见的衙役府丁不见了踪影,代之的却是又黑又壮的非洲黑人,知县柳东伯更是不见踪影,这才着了慌,赶忙要回走时,却又被粗暴不讲情面的罕皮给拽了回去,强行扒了官服,就此摁坐在这里,成了一名私行犯,当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迎着几双不怎么友好的眼睛,强自镇定坐了下来。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