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7_六零年代女技术员[穿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次的代表团主要由纺织部组织除了黎东生、梅子湘外,还有申城纺织工业局、京市纺织工业局和一些纺织大厂的高级工程师等,外加两名翻译人员拢共有二十余人。

  从京市出发,直抵西德。这一天天气晴朗在法兰克福徐徐下降,爱立从机舱窗□往外看,一座座欧式的红色小楼掩映在树林中,确实很好看。

  同行的翻译余明明问她道:“你是第一次来吧?“

  “是,余同志来过这里?“

  余明明微微笑道:“我爸是驻德大使1973年被派过来的我收到过很多他寄回的明信片,很有意思。“

  爱立心里微微一动“大使馆是不是有很多华侨的联络方式?“

  余明明点头道:“是,但也不全有,沈同志是想找人吗?你可以告诉我,我帮你到领事侨务处问问。”

  爱立眼睛一亮,“那真的太感谢了,我要找的是管仲才从申城过去的,她姑姑临终前还想知道他的消息,我妈让我这次出国来帮忙问问。”虽然改革开放的风已经吹了起来,但是联想到二

  哥对文字的一贯小心和谨慎,爱立并不敢直咧咧地说她和管仲才的关系,也不敢说他以前是国民政府的官员

  余明明倒也没追问,和她道:“我明天抽空帮你去问问,你要是有什么想要带回国,又没时间去买的,也可以告诉我,我让我爸帮我们采购下。“

  爱立没想到,这个姑娘这样热情,一再道谢。

  这时候飞机已经停稳,机舱打开了,余明明笑道:“我们先下去吧!还要坐火车去波恩,到了那边,大使馆科技处的人会来接我们。“

  傍晚时分,一行人到达了波恩,大使馆和会议主办方都派了人来接,将她们带到了酒店。一路上,同行的人对着错落有致的楼房、车水马龙的街道、满街遍布着大众甲壳虫小轿车的广

  告,都觉得啧啧称奇。

  当路灯渐次亮起的时候,在一片灯火辉煌中,爱立都有些恍惚,自己置身在哪里

  黎东生见她发呆,笑道:“是不是觉得震撼?当初战后,西德也有一段艰难因苦的经历,经过近三十多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是欧洲工业强国了,我们华国也会很快的。“

  爱立点头道:“是,改革开放的风已经吹起来了,可能三十年后,我们也有这样的城市,这样的高楼和这样的街道。“

  黎东生见她说得一本正经的,笑道:“哦,你也有信心

  爱立认真道:“当然了!“而且,这不仅仅是信心,这也是她见过的未来黎东生只觉得她和他一样,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满怀期待和憧憬。

  在德国酒店一住下来,爱立就像回到了原本的生活一样,有马桶,有便捷的电话,有可以随意购买的肉和水果。

  第一晚大家一起在餐厅里吃饭,她不认识德文,和余明明商量了下,点了一份意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