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第 106 章 结局(下)_替嫁宠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暂且留在京城陪着祖父双亲,编在另处队伍中,做些戍卫之事。

  今日恰好有空,得知谢珽亲至,便央告了阿嫣,有事欲求谢珽允准。

  阿嫣猜出他的心思,道带了来。

  等谢珽与徐太傅商议完事情,从里头出来,就见阿嫣跟徐元娥蹲在甬道旁边,将裙衫敛在怀里,正翻晒书籍。

  两人年纪相若,阿嫣嫁为人妇、地位尊荣,徐元娥虽待字闺中,因跟着祖父往来书楼,腹中学问不逊男儿。此刻都蹲在那里,高髻珠钗,软语低笑,闲谈翻书之间,倒似回到了幼时。

  那时候不论楚家曝书,还是徐家曝书,小姐妹俩都是最兴高采烈的,跟在徐太傅后面忙得不亦乐乎。

  如今时移世易,皇位悄然易替,许多东西却还是没变,如山川大河绵延悠长。

  徐太傅颇觉欣慰,谢珽亦自勾唇。

  不远处徐秉均大步上前,拜见了祖父和谢珽,说京城大局已定,他愿自请返回河东,戍卫边塞、巡查边防。这事是他许诺给谢淑的,因互换质子之事并未张扬,他回京后也没透露内情,只说边塞安宁是江山稳固的根基,他愿回边塞多加历练,至于婚配之事,待日后时机合适再说。

  军中历练之后,少年已退却文弱。

  徐太傅和徐弘并不知内情,多少有些担忧,怕他在边关拖得年纪大了,回头不好议亲。

  两番恳请,都未得长辈允准。

  徐秉均既已打定主意,就不至于为此受阻,哪怕长辈反对,也会坚决北上。不过毕竟双亲慈爱、祖父疼惜,他不愿长辈平白担忧不满,又不能透露谢淑之事,想着今日谢珽在场,索性来碰个运气,想打着这旗号说服双亲。

  谢珽听罢,初时微觉诧然。

  见阿嫣回过头冲他偷偷挤眼睛,徐太傅又副不甚满意的模样,心中旋即洞然。

  数番往来之后,他对徐秉均的印象已然改观,知他跟谢琤样,皆有少年意气、进取之心。谢淑离开魏州时,阿嫣曾跟他细细说过,谢淑离开前的那夜独自去校场,其实是与千里迢迢赶来的徐秉均道别。那么,徐秉均为何自请前往边关,又为何当着他和徐太傅的面请缨,便可明了。

  而边关戍守,确实是大事。

  哪怕谢淑已入北梁为质,元哲也送来质子,有惊无险的夺得国主之位,边防之事上,仍不容半点懈怠疏漏。

  边关苦寒,徐秉均愿去历练,谢珽自无不可。

  谢珽见少年隐有忧色,还透露了句话,“陆恪伤愈之后,已经跟着去了,不必挂怀。”

  陆恪的大名,徐秉均当然听说过。

  遂抱拳道:“多谢王爷!”

  两人对此心照不宣,旁边徐太傅却听了个满头雾水,又不好多问,等后来徐秉均打着谢珽的旗号北上,只得允准。

  自然,这已经是后话了。

  此刻的深秋院落里,徐太傅引着谢珽漫谈朝堂之事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