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节 论功行赏_新明史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七节论功行赏

  于谦的办事效率还是很高的,其实早在战役结束前,他就已经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了。作为兵部尚书,这也是于谦的分内工作

  花了两个时辰,朱祁钰才看完了于谦递上来的立功人员名单,不过,他很快就发现了问题。“于大人,你这份名单是不是太狭隘了一点”

  “陛下此意何解”于谦皱了下眉毛,他自认为,没有遗忘任何一个立下战功的将领。

  “于大人,在你的这份名单中,好像只有将领吧”朱祁钰淡淡的笑了一下,不过看得出来,他并不是很高兴,“那么,请问于大人,如果仅有将领,而无士卒的话,那么我们能打败蒙古大军吗”

  “这”于谦一愣,明白了朱祁钰的意思。

  “虽然将领为大明的栋梁,不过,在保卫京师的战斗中,众多士卒都拼死向前,如果没有他们的牺牲,哪有我们现在的安定”朱祁钰看了于谦一眼,“于大人,这份奏章你还是先拿回去吧。虽然,无法表彰所有的立功士卒,不过,作为帝国皇帝,朕忘记他们,也不能忘记他们,更要让所有的士卒都清楚一点,皇帝是他们的统领,更是他们的领袖,他们为帝国拼死杀敌,朕绝不会亏待他们”

  于谦不得不重新拟定了受封赏人员名单,这于谦也很是聪明。他知道,要让所有立功的士卒都受到封赏那是不可能的,毕竟帝国的爵位是很贵重的,如果太多了的话,随便个什么人都是伯爵,侯爵,那以后这些封赏还有什么价值呢

  于谦是按照朱祁钰的意思去办了,可是,另外的很多人就不满了,特别是那些在战场上立下大功的人更是不满。这么一搞,那么将领与士卒有何分别如果以后当官的见了当兵的都要叫老爷的话,那还怎么领军打仗

  朱祁钰并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其实,他是没有认识到当年太祖皇帝立下的那条规矩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明初,朱元璋为稳定天下,立了一条很不好的规矩,即子承父业通过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来约束百姓的生活与工作显然,这在当时是必须的,可是到了朱祁钰这个时代,大明人口已经增加了很多,如果再照这老规矩办的话,那不仅仅会埋没人才,而且还将引发很严重的社会问题

  将领的不满,很快就体现了出来。连朱祁钰也听闻了一些风声。当然,在愤怒之后,朱祁钰也认识到,要解决将领的不满,同时又不让士卒寒心的话,那唯一的办法,就是打破老祖宗立下的规矩

  也就在蒙古大军撤走的第四天的早朝上,朱祁钰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大臣们不但不支持,还竭力反对,甚至连于谦都没有支持朱祁钰提出的这个新政

  这也是朱祁钰新政的开始,第一次就遇到了大臣们的反对,这让朱祁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