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八章 给高考生的一份大礼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江山秉承着这个年代的服务态度,公事公办道:“最高五百元一天……”

  “怎么这么贵,我们可是从郊区赶过来的,”瓷器厂的领导,瞬间皱起了眉:“不是说专门为解决我们的困难,组织了这场展销会嘛……”

  另一个的厂家立刻声援道:“就是啊,说得那么好听,还不是为了赚我们的钱!”

  江山这时倒笑了,他翻了翻手上的记录册给二位掌掌眼:“看清楚了没?一共就80块展区,交钱登记的已经多少了?”

  “这……可我们是困难单位啊!”

  “现在谁家没困难,工商局给大家租了那么大一展厅,宣传费、人工费……哪哪都是钱,你们每家就交几百块,这样的展销会在广-州五天得上万……”

  “但五百一天太贵了。”

  “您干嘛只盯着最好的瞧,顾客走进去都得转着圈的买……谁一进门就掏钱?”

  “倒也是,”几位厂家领导,又开始将目光投向展板上的偏远商区:“100一天最划算。”

  江山自己都想替他们鼓掌:“赶紧选吧,再晚点哪还能有这好事。”

  浦江城的第一场展销会,直接打出了“清仓销售”的口号。

  江山完全追寻轻工、工商的指导方针:降库存、降库存、还是降库存。

  所以,江山估计这将是场租费最魔幻的一届。

  三千个平方,大小80多个展区,半天全部租罄。

  毕竟,目前的浦江市正在受WG时的政策牵连。

  当时给浦江工业定下了生产指标翻两番的任务。

  一度导致市里出现了“大楼工厂、马路仓库,”的罕见现象。

  直到1980年,浦江的市领导才开始研究全新的城市规划。

  披着夜幕的报社总编室里。

  江海、江山以及蔡文升,开始商量自己这口小家的经济发展。

  “周末特别版?”江海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办报方式。

  蔡文升比他也好不到哪去:“怎么个特别法?”

  “扩版,”江山早就想这么干了,但是广告的征订量一直没跟上:“咱们报社的发行量一直就围着八万打转,得找机会突破一下。”

  蔡文升先不管发行量,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如果扩版,哪怕是个单张,一时间上哪去找那么多文稿。”

  江海也想到这一点:“周末扩版?也就是说以后每逢周末都的扩,稿件的确是个问题,关键还得是有质量的文稿。”

  “这个再好办不过了,”江山从来不觉得这算啥问题:

  “中长篇连载、其它报刊转载、国外的国内的都上,既然是周末版,只为人民服务……”

  想想那几家即将问世的传奇杂志,都是靠什么火起来的?

  “再说第一期咱们都不用费那劲!”江山早想好了对策。

  蔡文升惊讶道:“难道你已经收集好文稿了?”

  江山指了指自己:“我不就是现成的嘛,那么多读者来信要求重新刊登《潜伏》,

  咱们干脆就利用周末版给他来个《潜伏》增刊,还有之前那些高考题,也可以搁一块凑一张综合性试卷。”

  “对啊,”江海忽然想到:“过几个月又要高考了,咱们得为今年的高考生送上一份大礼。”

  江山点了点桌上的报纸:“内容提要就叫《给高考生的一份大礼》。”

  蔡文升笑了:“这样一搞,到了下个周末,发行量还了得!”

  “破十万!”

  “必须的!”

  “同志们,”江山敲重点了:“广告征订量一上来,周末版就更有内容了。”

  一旦资金到位,还愁没有好新闻?

  过两年,可是国内文学创作的天堂。

  江山很愿意看见,自家的周末增刊上遍布名家名篇!

  《中国青年报》是国内最早发行周末增刊的报纸,1981年首推了“星期刊”。

  接着就是1982年南-京的《周末》报。

  之后,全国的报纸跑步加入……

  下班回家的一路,江海与老三聊着聊着就又骑回了安和街。

  “大哥,明天见。”江山摆摆手,提着自行车过门槛。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