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三章 意料之外的获奖名单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次给了电视台一条很有号召力的新闻。

  公布“工商报有奖问答”的获奖名单。

  这新闻不用想都知道多有人气。

  只要是寄出了答题卷的市民,都会按时按点候在电视机面前。

  至于没买电视机的那伙群众,当然也有地兑奖,那就是《东方都市报》。

  不过,即使两个都错过了也没关系,最新一期的《工商报》,也会公布获奖名单。

  “嚯,”张路边指挥摄影师,边惊讶的说道:“居然是18吋的电视机。”

  “这是什么牌子?”一旁的蒋壮壮也在摁快门:“我怎么没见过。”

  看着码在台上的奖品,江山也探头看了几眼。

  “老大,”蒋壮壮问道:“这牌子你认识吗?”

  “我上哪认识,”江山还真不知道:“见都没见过。”

  “没见过吧,”

  戴局长笑眯眯的走了过来:“自打听了你说的那什么虚位以待,我就一直再等电视机的赞助商。”

  “这是厂家赞助的?”古台长两眼放光。

  “嗯!”

  “三台?”

  “何止三台,”戴局长笑的老得意了:“人厂家说了,只要是我们局的有奖活动,他们都赞助奖品。”

  “哦?”

  一听此话,江山仿佛听到了对方哗哗作响的小算盘:“戴局,这乐声究竟是哪的电视机?”

  “其实要说起来,你们都认识,”戴局长摸了把电视机:“它就是松下,只不过是在香江组装的,在咱们浦江一样用。”

  “松下?乐声?”这么一提醒,江山倒有点印象了。

  这“乐声”其实就是National在香江的粤语译名。

  早在“松下”刚成立的时候,就叫National。

  直到它在1955年进军美-国市场时,才发现“National”这个品牌早已经为其他公司所注册。

  于是,“Panasonic”就横空出现了。

  想到这个狗大户,江山立刻用胳膊肘怼了下古台。

  可就在古铮铮转脸看过来的时候,他却已经迈出了脚步:“壮壮,你等一下。”

  说完,他利索的给“乐声”的牌面上,粘上了一块同样大小的白纸。

  为公平起见,也给金狮自行车的牌子上,糊上了一层白纸。

  “拍吧,”干完这些后,江山退到了一旁:“记住要特写镜头。”

  “这是干吗?”

  此时不仅是古铮铮,连戴局长都在摸脑门了。

  “这叫一颗红心,两手准备,”江山挨在古铮铮的身边,仿佛就是说给他一人听的:

  “等回去后,咱们就给松下那帮人打电话,记住态度要热情。”

  “给松下打电话?”蒋壮壮懵道:“干嘛呀?”

  “你就告诉他们,咱们报社准备刊登《工商报》的获奖通知了,”江山继续说道:

  “他们如果愿意打广告,咱们就标上奖品的品牌,并且附上图片,如果不愿意就一律写某。”

  “晓得了,”这么一说,蒋壮壮还能不明白:“如果他们不愿意,我就直接写荣获某牌电视机一台……”

  “聪明,”江山笑着点点头:“就这么干。”

  他们这边话音刚落,一旁的古铮铮就一脸严肃的说道:“张路,记下了没?”

  “记下了古台。”

  张路点点头,转身就指挥摄影师再拍一辑“白纸”牌电视机的镜头。

  面对“松下”这一狗大户,江山和古台都很有信心。

  自打今年7月,84岁高龄的松下幸之助来华访问后,“松下”在国内的广告就变得更肆无忌惮了。

  燕京王府井的一组30平方的玻璃橱窗,直接就让人民群众见识到了电影《追捕》里的所有家用电器。

  什么滚筒洗衣机、嵌入式洗碗机……反正这橱窗一面世就处在了人民的包围圈里。

  真要说起来,《东方都市报》和“松下”倒也有几分交情。

  《东方都市报》的首次整版广告,就是余思归拉来的“松下”。

  当时10万元的广告费,差点没亮瞎江海和蔡文升的双眼。

  直到现在,也没厂家来打破这一纪录。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