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9章 改开后的高考指南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249章改开后的高考指南

  原本以为只不过是和往日一样的普通转载。

  但,见到江山如此激动的反应后,在坐的几位立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于是,一双双眼睛齐刷刷的看向了荣斌。

  “这记者名叫……”

  听见江山的询问后,荣主编低头找了一眼:“杨守春。”

  “怎么?”江海看着老三:“你认识这人?”

  “不认识,”江山摇了摇头:“咱们接着聊文章吧。”

  尽管江山没再说什么,但大家这一会都开始对荣斌手上的新闻感兴趣了。

  “杨守春同志的这篇文章名叫《鸡毛换糖的拨浪鼓又响了》,洋洋洒洒的两千字,犹如平地的一道惊雷,引来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据我打听,”荣斌介绍道:

  “这位《浙省日报》的特约记者,其实是义乌县委报道组的一位秘书。

  原本也是穷苦出身,所以明知道发表这篇文章会引火烧身,仍决定为众人抱薪。”

  “鸡毛换糖”这种祖祖辈辈的小微营生,连旧社会都没禁过,却在新社会被归入了资本主义的行列。

  一时间,一个个挑着扁担的“资本家”,都不知道该找谁说理了。

  【要不是因为穷,谁愿意背井离乡去走街串巷。如今,拨浪鼓再次响起,它摇出了三个利,一利国家、二利集体、三利个人……】

  “怎么样?”荣斌环顾几位:“大家都帮着掂量一下,这篇文能转载吗?”

  “三个月前的新闻,”江山依照以往的经验:“即使有什么幺蛾子,这会也该蹦出来了。”

  江海笑了:“我之所以找你们商量,就是因为这篇文章已经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风浪,毕竟“鸡毛换糖”的禁令还没有被废除。”

  “确实如此,”荣斌点点头:“但,江总编又觉得这是一篇难得一见的好文章。”

  “觉得好就转载呗,”江山也看好这篇文章。

  “我主要是担心……”江海犹豫了一下。

  作为一社之长的他,必须考虑周全。

  “大家还记得今年7月《人一民日报》上的那篇《乔厂长上任记》吧?”江海同志提醒道:

  “前脚刚刊登了人家的文章,后脚连发几篇文章批评作者,咱《东方都市报》可干不出这事。”

  所以,必须多几分谨慎。

  《乔厂长上任记》,描写了一位敢于挑战陈旧体制,改革企业生产制度的厂长。

  办公室里的几位主编,都跟着点了点头。

  虽说这文是转载,但转载即代表着本报已同意对方的观点。

  出了事后,他们的江总编是绝不会把责任全推到作者和《浙省日报》的身上的。

  “终于想起来了,”江山决定给老大一些信心:“我说这事怎么这么耳熟来着。”

  “你又想起什么了?”江海问道。

  “前阵子一直待在轻工局那边,正好听他们聊过这事。”

  “他们也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