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7章 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8章帮我分析一下股票走势

  为了这趟内地之行,黄沾和林燕妮做足了功课。

  其中最令他们向往的,便是住进“和平饭店”的日子。

  早在2、30年代,只要西方的电影刚一问世,很快便漂洋过海来到了黄浦江。

  那个时候的魔都,汇集了全国近90%的电影工厂。

  1926年,黄浦江畔的和平饭店落成之时,正好遇上了魔都第一次电影创作爆发期。

  和平饭店这座美轮美奂的哥特式建筑,当即就成了众多影视角色的打卡圣地。

  从赵丹、周璇的《马路天使》、孙道临《永不消逝的电波》……

  到《梅兰芳》、《大城小事》、《听风者》、《触不可及》。

  小金宝巩俐在这调戏过小公鸡,宝总在这里租过办事处……

  “别说你们对这好奇,”

  听了黄沾的话,陈佩丝也透露了家底:

  “第一次走进这家饭店时,我也有一种特别奇妙的感觉。小时候常去我爸的电影厂玩,在那看了《马路天使》的电影后,就开始对和平饭店感兴趣了。

  你们不知道,我父亲当年去布达佩斯参观学习时,住的就是当地的和平饭店。因为对饭店的印象太好了,回来就给我和我哥起了个布达佩斯的名字。所以,我打小就对和平饭店特别好奇。”

  黄沾:“令尊是?”

  陈佩丝:“就一普普通通的演员。”

  “他爸可不普通,燕京电影厂的老戏骨。”

  江山说了一个陈佩丝没听过的新词,但香江来的黄沾对这话并不陌生。

  “看来佩丝小兄弟家世也不简单啦!”黄沾晃了晃酒杯里的人头马,感觉自己特洋气:“现在见到和平饭店了,感觉怎么样?”

  “怎么跟你形容呢……”陈佩丝眼一眯:“每次走进来后,就好像进入了另一个年代。”

  “没错,就是这种感觉,”黄沾很喜欢这种感觉:“要的就是这個味道。”

  “可惜啊,”林燕妮淡淡一笑:“《上海滩》没能来这里取景,他们应该过来看看真正的外滩,跟这一比,《上海滩》的棚实在太寒酸了。”

  “现在来也不晚啊,”江山开玩笑道:“也没播几集吧?”

  如今的无线电视台,就是日后的韩剧、台剧的学习榜样。

  电视剧边拍边播,剧本边播边改。

  不用审核,剪辑完了直接上。

  “肯定不行的啦,”黄沾赶紧摆了摆手:“就算经费允许,时间也来不急。香江的办事效率很高,每个环节都扣得很紧。”

  “那我肯定适应不了,”江山道:“我还是喜欢日出而作,日落就歇的日子。”

  一旁的陈佩丝,不动声色的瞧了瞧月亮不睡他不睡,太阳起了他也不起的江山同志。

  “是嘛?”林燕妮可不信这话:“我看不见得吧,从我们开始联系你到见面也没几天啊,你这不都已经……”

  她抬手指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