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一十二章 张老这事,我管定了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三百一十二章张老这事,我管定了“唉,”

  一声叹息后,黄永钰缓缓扣上了电话。

  今晚,屋里几位的心情都不大好。

  就仿佛在张伯驹的事上,瞧见了自己的灯尽时刻。

  煤炉子跟前,一只大花猫醒了。

  前躬躬身,后伸伸腿,忽得一下蹦上了书桌。

  “嘿,”黄永钰笑了:“还是你这个小东西活得舒坦。”

  ……

  浦江电视台,台长办公室。

  在坐的几位,还没从江山的那句话里抽回神来。

  尤其是谷建芬和李谷壹。

  毕竟,她俩就是打燕京来的。

  “小江,”李谷壹直接开口问道:“你说的这个人是谁啊?”

  谷建芬:“他当真捐了半个故宫?”

  正在愣神的江山抬头看了她俩一眼,接着,又继续愣神。

  这一会,他想起了一篇后世刊登在《文物报》上的文章:《84岁的张伯驹逝于医院,只因级别不够》

  【1979年11月,张伯驹迎来了曙光。1980年2月病倒,1982年再次送医。

  张的爱人潘素多次与医生商量,申请换一间安静的病房,均以不够级别被拒。

  在同病房的一位肺炎患者死亡几天后,张伯驹的病情迅速恶化,不久也宣布去世。

  事后,张伯驹的老同学跑到北大医门口破口大骂:贵校可知张伯驹是何许人也?光他捐赠给贵校的物资,早够盖好几间医院了。】

  “我就这么跟你们说吧,”

  回过神来的江山,靠在古铮铮的办公桌上:“燕京师范大学,想必您二位都见过吧?”

  不仅是谷建芬和李谷壹点头表示见过,连古铮铮与朱逢博也跟着点了点头。

  “师范大学的前身就是辅仁大学,而辅仁大学校园的15亩地……曾经就属于这位老人。”

  朱逢博一惊:“真的假的?”

  “我的天,”谷建芬则道:“还真是阔气!”

  李谷壹越听越好奇了:“这位老人究竟是谁?”

  “他就是位列民国四公子之一的张伯驹,”江山缓缓道:“真正的顶级财阀。“

  古铮铮也开始感兴趣了:“那除了他,另外三位是谁?”

  “溥仪的堂兄溥侗、袁世凯的儿子袁克文、张作霖之子张学良,各个都是不差钱的主。”

  “可不就是不差钱嘛,”李谷壹道:“不然,哪能捐得了半个故宫!”

  一提这话,江山感觉自己应该解释一下:“其实吧,说他捐了半个故宫的意思,指的不是数量,而是价值。”

  李谷壹明白了:“也就是说,他捐的都是一等一的好东西。”

  “国宝中的国宝,掐尖的老物件,”江山强调:“不是顶级的玩意,人家根本不稀得瞧。”

  “那是,”古铮铮表示理解:“都已经位列四公子了,眼光见识肯定不比常人了。”

  “您这话算是说到点上了,”

  江山接住了古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