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26章 《东方都市报》的国家宝藏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26章《东方都市报》的国家宝藏

  燕京城,芳嘉园胡同。

  黄永钰和王世襄,一路揣着手走着。

  天空中苍白的太阳,忙活了一天也没把地上的雪融了多少。

  胡同里撒了一路的煤渣,哧咔哧咔踩着就让人踏实。

  穿过狭窄的过道,提着一只小菜篮的王世襄,总算是把黄永钰领到家门口了。

  挂锁一开,黄永钰跺跺鞋走了进去。

  猛的抬眼一打量,还以为自己进了旧货市场:“这就算收拾好了?”

  位列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富春山居图》,本是元代名家黄公望的大作。

  “但你们发现没有,”王世襄一字一句道:“江山将这两篇文章搁在一块,不就等于是在向群众展示老徐的鉴定功底嘛。”

  “今儿上午,我们正领着胡院长逛故宫,”朱家溍率先介绍:“刚走进修复室,外面就来人喊了。”

  “……”朱家溍一点就明:“还真是啊。”

  “是啊,”黄永钰也不知道自己该不该承认:“究竟出什么事了?”

  “前两天,”徐邦达看着黄永钰:“浦江的《东方都市报》登了篇新闻,叫:千年古画的秘密。”

  “我刚才就想问了,”王世襄好奇道:“这《千年古画历险记》又是何物?”

  王世襄:“千年古画?”

  赶紧嚷着要带他一个,于是两位决定先陪他回家送个菜,再一块上黄家去。

  此画顾名思义,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秀丽的山光水色。

  “他帮了你?”黄永钰更奇怪了:“他帮你什么了?”

  “行了,”王世襄说走就走:“咱们走。”

  当黄永钰的老伴捧着茶壶送进去时,一屋子的鸿儒正围着煤炉子烤棉鞋。

  “人家可是报馆的,想打听点什么不容易,”朱家溍道:“再说,老徐这事又不是什么秘密。”

  满屋满厢的明代家具,令三间正房看着拥挤不堪,其中一屋只留了一条走人的过道。

  屋里的老几位,同时摇头。

  王世襄也觉得是:“听着还玄乎。”

  看来真龙天子也有乌龙的时候。

  “先甭管这些了,”黄永钰有点坐不住了:“我先给浦江去个电话,伯驹老哥高干病房的事,还没谢谢那小子呢。”

  和《清明上河图》一样,这画人随景动,景又随人变。

  很快,安和街51号小院的一户人家里,传出了阵阵电话铃声。

  无论是80年代初,还是之前的哪个年代。

  任谁都想不到,后世动不动就几十、上百万的古董家具,现如今却身在闹市无人问。

  院子里,朱家溍、徐邦达、启功同时回头,正好和王、黄二人照了个对面。

  “我这有一场音乐会即将开演,特好看的那种,您要不要过来瞧瞧。”

  其最后结果还真就如徐半尺的判断一样。

  江山愉快的话音感染了黄永钰:“瞧见首日封了?”

  “这对椅子是在燕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