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0章 十六字的电文,唤来了举国精英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30章十六字的电文,唤来了举国精英

  浦江正式解放的时间实为1949年5月份。

  同年9月,浦江的文物保护委员会,便抢在第一时间成立了。

  之所以如此迫不及待,实在是因为再不出手,就用不着出手了。

  1980年三月,浦江博物馆里,不声不响的走进了几位故博的老专家。

  今日,他们和他们的好友,便要好好逛逛这座“故博为二我为一”的浦江博物馆。

  这段时日,来博物馆参观的游客,明显多于往日。

  江山与王世襄,顺着徐邦达的声音一路寻去。

  没几步路的功夫,便走进了青铜器的天下。

  看着展厅里满满当当的青铜器陈列品,王世襄与江山不约而同就慢下了脚步。

  相比其它金玉满堂、冥风骨铺的文物展厅,青铜区域的看客明显稀疏了不少。

  这一会,王世襄与江山同时走到了一扇玻璃展柜前。

  一只状似阿拉丁神灯模样的青铜酒爵,毫不显眼的静置其中。

  扶着眼镜的王世襄,凑近了玻璃:“知道这个不起眼的小玩意是什么吗?”

  江山随即应道:“乳钉纹管流爵。”

  “嗯?”贴在玻璃上的王世襄,蓦然回首:“你这位小同志很在行嘛!”

  “这不都写着嘛,”江山指了指展柜里的小卡片:“夏朝,乳钉纹管流爵。”

  王世襄再一看,“嗨”的一声笑了起来。

  “其实早些时候,”王世襄看着卡片上的字笑道:“这支管流爵的年代,标注是商周而非夏代。知道为何会换了出身年代吗?”

  绝密、掘密,历史的掘妙之处,江山岂能不知。

  “莫非是在哪,又有文物出土了?”

  江山前一秒还在笑呵呵的搭话,后一秒脸色一变,脑子里过电般的灵感一闪。

  差点就错过了一条大新闻的鉴证时刻,幸好这会是想起来了。

  “看来你小子还是懂历史的,”嘴角挂着一丝微笑的王世襄,重新背起了双手:

  “浦江博物馆和故博一样,都属于综合性博物馆。”

  江山点点头:“就是什么种类的藏品都有。”

  “没错,”王世襄继续道:“这里的文物不是收缴的,就是捐赠的,另外还有不少是从熔炉前线抢回来的。”

  江山一听,立刻笑了:“您这个抢字用得可太妙了。”

  “好好跟你王叔学学,”

  之前消失黄永钰,忽然打南面走了过来:“当年,我跟着他走街串巷收古董那会儿,可比在燕大听历史课都有意思。”

  王世襄:“说得好像伱搁燕大听过课一样。”

  平时爱斗嘴的黄永钰,这会一点都不生气。

  王世襄在他眼里,就是本又厚又古的大书。

  还没翻完,人就老了。

  可这一会,江山却替永钰叔帮了句腔:“您在那听过课?”

  “我何止在那听过课,”王世襄来劲了:“刚进燕大那会儿,我修得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