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三十八章 看人民日报的眼色行事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正文卷第三百三十八章看人民日报的眼色行事都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到了古铮铮这都没出三日,就已经被人惦记上了。

  “新星音乐会”演出的两天后,站在他面前汇报工作的张路同志,一直就没捞着空张嘴。

  坐在办公桌前的古台长,正被一轮轮电话问候着。

  “我的天了,”

  放下手中的听筒后,古铮铮赶紧端起水杯灌了几大口:“好家伙,在这么干下去,我就快成接线员了。”

  “可不,我都听不下去了,”

  眨眼的功夫,张路已经为领导新续上了一杯水:“要不,我帮您把这条线移到外屋去?”

  “啀,”古铮铮磕了磕手里的香烟:“都是各个艺术团体的领导干部,相互关心一下也是情有可原的嘛!”

  “是是是,”张路递上了一份机位走向单:“这是今晚的摄像机走位路线,和重点关照对象,您看看还有什么需要添加的地方。”

  “哎呀,原来我还真没在意这些,”古铮铮边看边动笔:“现在再看,江山这个建议还真是很有必要啊。”

  “四位摄像师傅也是这么说得,”张路又学到了一招:“头晚拍完,第二天白天总结经验后、晚上再拍时,明显比头一场稳当多了。”

  “江山不是说了嘛,一回生二回熟、三回就当自己家,”古铮铮笑道:“可惜咱们台的机器只能旋转不能走动,不然四台机器一起动,还有什么拿不下的。”

  “江山肩上那台机器,您看见了没?”张路提醒到:“咱们台是不是也可以……”

  “这事我早打听过了,”古铮铮签好字、搁下笔:“等音乐会在台里播出后,你就给我把这事办了,广告创收为得是什么,不就为了添置设备嘛。”

  “是,”张路早就在馋那台肩扛式摄像机了:“古台,今晚就是最后一场演出了,明天您能把江山一块叫来剪片子吗?我这两天看得眼都快花了。”

  “叫、必须叫,”古铮铮指了指桌上的电话:“这音乐会的剪辑工作非常重要,我之前向那么多单位团体发出了邀请,人家顶着压力配合我们、支持我们。所以……”

  “您说。”

  “等江山来台里后,你先让他来我这一趟,有些人和歌的镜头一定要重点落实一下。”

  “好的古台。”

  张路之前也听出来了,电话里的各单位领导,已经听说了“新星音乐会”大获成功的消息。

  这会儿,都在期盼着自家演职人员在电视机里的出色表现。

  顺带着,也让古铮铮成了众领导拉家常、攀交情的共同对象。

  ……

  连续两个晚上成功演出的“新星音乐会”,不但引来了浦江媒体的关注,还引来了票贩子的蹲守。

  一时间,徐汇万体馆的大门前,出现了多股民间售票组织。

  高价卖出的、高价转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