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9章 赞助了一栋楼的货商_年代:从魔都译制片厂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49章赞助了一栋楼的货商

  江山终于放下了手里的筷子,随着古台长的叙述一起回到了1958年。

  “900块钱,16毫米的鲍来克斯,别提有多好使了。”直到二十年后的今天,古铮铮依然难忘。

  江山却只听到了重点:“58年?900块?”

  黄华摇摇头:“还是二手的。”

  “这有什么,“古台长毫不在意:

  “这台鲍来克斯算是我们台的第一部摄影机,在当年可帮了大忙了。”

  1958年,这台现身于茫茫人海中的鲍来克斯,对于要啥没啥的浦江电视台来说,的确算得上是过命之交。

  其实,当时的政府贝才政对浦江电视台的筹建工作,已经给予了史无前例的支持。

  从选址开始,筹建人员就一直从高处看起。

  当初,浦江的第一高楼是国际饭店,它属于全市测量的零点,想都不能想。

  退而求其次,就是南/京/东路上19层高的永安大楼了。

  但这栋大楼属于私产,必须征得百货大王郭氏兄弟的同意。

  没曾想,郭氏兄弟不但欣然同意了筹建组的请求,还托人带话问他们够不够用。

  不够用的话,对面还有一栋与永安大楼相连的过街楼。

  筹建组感激不尽,连连推辞。

  表示不但不用过街楼,连永安大楼也只需要五层以上即可。

  之所以后来硬件没跟上,是因为原定的开播时间为59年的元旦。

  但,一个消息传来后,打乱了一切计划。

  对面的湾湾电视台,将在10月10日开播。

  于是,北海公园里的几位高人掐指一算,国庆节就成了浦江电视台开播的良辰吉日了。

  “国庆节当天,游/行队伍10点钟正式开始,八/一电影厂将大型摄影机架在了检阅台上,”

  古台长用手比划道:“我推着摄影机的三脚架在队伍中来回拉。”

  “一会近景,一会远景,两个多小时的游/行结束后,汗淌的都快虚脱了。”

  “真是即紧张,又激动。”

  “我永远忘不了排在第一方队的纺织女工们,她们笑着看向我的摄影机,比花儿还美。”

  古台长越说越上头,江山的情绪都被带动了起来,说出了那句江小白的名言:

  “后来呢?”

  “后来,”古台长呵笑了一下:

  “片子倒是拍好了,上哪冲印又成了难题,最后只能跑到第二医学院,让冲印X光片的同志帮的忙。”

  “然后再交给我剪,”忽然,一个声音从古台长背后的那桌传了过来。

  他是台里的第一剪辑师,也是当年筹建组的成员之一。

  刚刚一直在隔壁桌边吃边听:

  “但我当时根本没去现场,就把顺序剪错了,本该排在第一方队的纺织女工,被我放到了最后。”

  古台长一段声情并茂的想当年,激起了食堂里不少老职工的回忆。

  渐渐地,大家都围了

  请收藏:https://m.f4sf.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